趙嘉汶 :給予孩子「三正」 ──正能量、正面情緒、正向思維

2017-10-04
趙嘉汶
八十後幼稚園校長
 
AAA

ENERGY1.jpg

「快啲啦!」、「又唔乖!」、「我話比老師知,等老師罰你!」、「無時間啦!」、「你信唔信我唔俾你……」、「唔好喊!」,以上對白,父母是否都耳熟能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很容易不自覺地灌輸了孩子「負能量」、「負向思維」及「負面情緒」。筆者明白作為愛孩子的父母,背後的動機大多是希望孩子能夠「專注啲」、「快啲」、「乖啲」。其實,說話方式轉一轉,也可以達到以上的目的呢!如「我會欣賞你做快啲」、「嗱,仲有五分鐘」、「我知道你好傷心,但勇敢嘅小朋友喊一陣架咋」,說話正面得來,又可以潛移默化將正向思考及能量給孩子。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父母們也可提醒自己哭喊不是罪過,堅忍不代表是完全忽略自己的情緒。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 但孩子的生活經驗相對成人少,調節情緒及堅忍能力一對相對成人低,更加需要家長的正面鼓勵。 

另一方面,香港的「快、急、忙、亂」的生活,加上過往傳統教育關係或中華文化背景,香港人大多傾向「抑壓」或「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除了不自覺地灌輸了負面情緒給孩子,亦沒有時間及未必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垃圾」,更遑論教導孩子處理及調節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好似雪球愈滾愈大。因此,作為父母也需要給予自己時間清理「情緒垃圾」,給予自己的「me time」,如獨自一人慢步走走、聽聽柔和音樂及看看書,使自己的心靈回歸平靜,擁有正能量的內心才能感染孩子。 

筆者亦明白成年人背負著工作及家庭的責任,每天一定有上有落,有喜有悲。因此,在每天結束前,我會盡量做三件事:

1)  告訴自己要放下至少一件令人有壓力或不開心的事;

2) 看五至十分鐘能讓自己不用思考,完完全全大笑的事/故事/動畫;

3) 想至少一件今天值得高興的事。

做了這三件事後,使我明白無論當天多艱苦,也是輕鬆結束的呢。 

「Before going to sleep every night, forgive everyone and sleep with a clean heart」。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