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社交媒體的運作模式:感性先於理性

2017-10-10
趙婷
本地智庫政策研究員
 
AAA

FIGHT1.jpg
曹星如以點數擊敗河野公平。(大公報資料圖片)

神奇小子曹星如連勝二十二場,當晚在社交媒體意見紛亂,有的指出比賽作假,曹星如勝之不武,要求擇日重賽;有的則指網民不曉拳例,宜惡補體育知識才作評論。這現象反映,網絡發達,言論自由沒有界限,但謠言及憤怒情緒卻容易傳播,使人不易辨別真偽。 

真相需要沉澱 

曹星如勝出拳賽,結果足證社交媒體平台,不但沒有讓真相沒有愈辯愈明,反而火上加油,令人不知就裡便亂作評論一番。如果讀者留心看看當晚的評論,熱衷看拳賽的體育迷指斥不懂拳例的網民亂作評論,如「靠點數勝之不武」、「拳證怯於八千人的威勢而做馬」等等,雙方評論近乎對罵。更有些懂得體育迷更哀香港人質素低下。此等言論對罵,在近年香港社會媒體,可謂屢見不鮮。 

真相往往需要沉澱。在現今香港講求「即食」年代,即時的反應往往感性萌動而缺乏理性思考,覺得耳聞目睹才是真相。筆者相信,網民跟某電視台一樣亦因貪快,相信眼睛所見,主觀判斷星如經已落敗。繼而到認知真相那一刻,卻又說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言論,並與專業人士對罵。 

社交媒體本質就是要「出位」 

社交媒體並非如此激進的言論創造者,卻是可加強及擴大憤怒情緒的傳播。愈激進的言論,愈能吸睛,並使人按「share、comment 及like」,這樣用來爭取比較多的engagement。而在反覆分享的過程中,每人也加多幾咀,自然令議題炒得更熱。更甚者,近年不少媒體與網上評論根本互為表裡,傳統編採的新聞放在即時新聞,同時網民的回饋亦可反過來創製新聞-傳媒亦會放大網民熱話,刊登網民的突發觀點。不過,這些即時評論都只為情緒反射,往往缺乏事實基礎。 

其實這些情緒反應的觀點,背後實在有其社會因由,原因特別在於長期活在自己的空間。Facebook 還有一個「古惑」的功能,就是按演說法,評估使用者較為感興趣的內容,優先提供相應的資訊。使用者在社交媒體愈來愈難接收不同持份者的信息,結果「塘水滾塘魚」,大家統統圍爐取暖。回音壁效應則是指人長期接收到一些自己價值觀相近的聲音,自然而然認為是社會主流意見,催生極端意見。是次事件,不難發現,就是一些網民活在自己世界,不知就裡便亂作評論的良佳例子。 

社交媒體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刀。資訊爆炸而缺乏事實根據,容易放大市民情緒。只有細緻和虛心去理解,才能有助我們了解世界,避免再以主觀意識遮蓋真相。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社交媒體的碎片化、個性化,固然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佈者和傳播者,表面上是一件好事,但最大的壞處是令社會無法形成集體意識。

    吳桐山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