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權:油麻地廟街的廟宇建築群
廟街得名,源於街上的天后古廟。這並非單獨一座,而是一列五間,當中四座為廟宇,供奉名目不同的民間神祇,由出生至死後都有兼顧,迎合善信在心靈上的各種祈求。此建築群過去集宗教、議事和教育於一身,是區內的重要地標,自1928年起由廣華醫院(後來的東華三院)正式接管。
天后古廟與風災
廟街天后古廟始建於何時已無記錄,但文獻記載港府在1864年將尖沙咀的村民遷往油蔴地(今油麻地),同時開發該區,天后廟在這個時候出現,位置在廟街和北海街交界的海旁。同治九年(1870年),油蔴地居民和商人合力完成重修天后廟,碑記記錄了340多個捐助者和商號的名字,當中包括大鵬協鎮府和九龍分司官員,足見受地區人士重視。
可是四年後,香港發生史稱「甲戌風災」的颱風,許多建築物遭受嚴重破壞,天后廟亦不倖免。風災過後當局重建油蔴地,開闢廟街、差館街(今上海街)和新填地街。光緒丙子年(1876年),政府撥出現址給天后廟遷建,為兩進三開間結構。廟門一對石獅子乃同治四年(1865)由善信捐贈,由上一代天后廟遷來,是現存最古老的文物。
民國甲寅年(1914年)天后廟重修,在屋脊增添漂亮的石灣陶塑,講述楊家將的故事。陶塑人物之上可見二龍爭珠、鯉躍龍門和鰲魚等吉祥裝飾,垂脊兩端站立了日、月神像,色彩瑰麗。該廟雖經歷多次重修,1969年更發生火災,但原有特色大致保留,被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公所和書院
昔日的大型廟宇兼具議事和教育功能,天后廟遷建後,兩旁先後設立公所和書院。公所供油蔴地五約(油蔴地、尖沙咀、官涌、旺角及深水埔)商議地區事務,天井設置社壇,奉祀社稷之神。書院建於光緒丁酉年(1897年),為區內貧苦兒童提供免費教育。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居民又在書院北側興建福德祠供奉土地神,與公所的社壇互相輝映。其後居民在社壇和福德祠加奉觀音,以致建築群出現了兩間觀音廟,分別名為「觀音樓社壇」和「觀音古廟」。
1911年廣華醫院落成,初期入不敷支。1914年華民政務司決定參照東華醫院接收荷李活道文武廟的模式,要求油蔴地天后廟值理將廟宇及嘗產移交廣華,以資助醫院經費。值理們雖然反對,但政府仍付諸實行。
民國九年(1920年),東華醫院總理何世光在公所南側興建新的書院,形成一列五座以天后古廟為中心的兩進式建築物。1928年廣華醫院正式接收油蔴地天后廟及嘗產58,000多元,包括公所(觀音樓社壇)、舊書院和福德祠(觀音古廟)。
重開城隍廟
舊書院結束後,東華三院出租作店舖(如打鐵、跌打),至1970年終止,曾短暫用作陳列天后古廟的文物。1972年改為廟宇,供奉城隍。
民間認為城隍是城市的守護神,負責社稷安全,比土地神所管轄的範圍更大。城隍信仰被道教吸收後,其職能擴大,兼管地方冥籍,給亡魂賞罰善惡,相當於佛教的閻王,亦像陽世間的地方官。明清時期,城隍廟除了有牛頭馬面外,還加上十殿閻王像,顯然受佛教的地獄觀念影響。
70年代初的香港沒有獨立的城隍廟,廟街這間城隍廟出現後,香火鼎盛。1974年華人廟宇委員會也將筲箕灣東大街的福德祠擴建為城隍廟,自此港九兩地各有一間,供善信參拜。
2015年9月廟街城隍廟失火受損,所有神像幾乎付諸一炬,唯獨城隍像只被熏黑而無大損。東華三院將廟宇關閉維修,直至2017年8月9日重開,請道長進行開光儀式。東華塑造了一座全新的城隍像,與翻新的舊像一同供奉於神壇。牆壁原本放有其他神像,今已遷走。另新立謝必安(七爺)和范無救(八爺)的神壇,這兩位將軍專職協助城隍賞善罰惡,盛行於閩南和台灣地區。廟門的「書院」石匾曾被「城隍廟」匾額遮蓋,如今重見天日,讓人得知過去。
書院與習俗館
在建築群最南側的書院原是一間傳統書塾,戰後香港新生嬰兒增加,港府改變政策,增設大量中文小學學額,這所書院在1955年完成歷史任務。東華三院將該處改作解簽地方,至1991年停止運作。其後供東華三院職員使用,2016年改為祭祀習俗演進館,重新對外開放。
書院門前放了兩塊新刻石額,寫上「海不揚波」和「永錫安寧」。第一進和天井展示道教法事用品、花炮和機動花牌,並介紹廟街天后廟的變遷,旁邊有該廟曾使用的錫製香爐(1879年)和木蠋台(1891年)。第二進的房間用作展示祭祀習俗物品,包括衣紙寶帛、廟宇物件、五供器、龍形神牌、拜神用品及環保設施。現今許多廟宇都換上新的用品和神像,舊物已愈來愈少見了。
榕樹頭周邊
這五座相連的建築物位處油麻地中心,是市區最大規模的民間廟宇建築群。廟前的廣場滿種榕樹,人稱「榕樹頭」。曾幾何時,該處容許小販擺賣,入夜後有江湖賣藝者表演,又有占卦算命、演唱歌曲、說書講故,十分熱鬧。其後當局在附近劃出地方,讓小販和表演者晚上營業。
天后廟對面曾有一座建於1873年的油蔴地警署,所在街道名為「差館街」,1909年改稱「上海街」。廟宇北面的街道稱Public Square Street,中文誤譯為「公眾四方街」,1970年代正名「眾坊街」。廟宇南面曾有九龍第一個街市,現留下「街市街」之名。
20世紀初油蔴地填海,海岸線向外推移,油蔴地警署於1922年遷至廣東道和公眾四方街交界海旁。舊警署上層給新成立的九龍巡理府使用,設有九龍首個法院,下層為工商署。新的九龍裁判署大樓於1936年在加士居道落成,法院遷往該處。戰後的1958年,舊警署拆卸,用以擴闊上海街,1981年在舊址建成7層高的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