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政府了解港人置業需求嗎?
早前,《明報》專訪特首林鄭月娥時,她提到了出租公屋單位增至80萬個之後,便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之後所興建的公營房屋,將會以綠置居的形式向公眾發售。言論一出,隨即引來了公屋「封頂」的疑慮,甚至招來了泛民和建制派的兩面夾擊。
從某程度來說,「80萬足夠論」已不再是輿論焦點,主流傳媒亦已把注意力,放在政府的一地兩檢無約束力議案,以及泛民使出的各種拉布怪招之上。然而,林鄭過去曾經提倡,香港社會應在土地問題上「來一場大辯論」,而林鄭至今仍未有向公眾承諾,政府不會只建80萬間出租公屋單位。可見,港府似乎仍是有意調整房屋政策,變成「置業主導」。
讀回林鄭在訪問中的言論,她的綠置居計劃原意,是用來協助公屋中稍有積蓄的住戶置業,從而誘使他們騰出原有的公屋單位,好讓政府重新分配給其他公屋申請者。如此一來,政府便能滿足部份港人置業需求的同時,又能滿足草根階層租住公屋的需求。同時,綠置居的買家有入息限制,只有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對私人住宅市場的影響,也能因此而減到最細。
資助樓限制多 削投資價值
林鄭的如意算盤,表面上看來十分理想,可是整個計劃本身最大的問題,便是政府似乎並不了解,港人的置業需求究竟從何而來。不能否認,港人希望置業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要解決他們居住上的剛性需求。然而,渴望置業的人都知道,香港地少人多,樓宇除了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外,同時是一種投資工具,它的投資價格,甚至比居住價值來得重要。
究其原因,是香港樓市在過去近40,50年的時間,雖曾因為金融風暴而出現下調,但是從整體和長遠角度而言,樓價均是呈向上的趨勢。港人要解決居住問題,要不是租住公屋或私樓,而租金則是淨支出;要不是買樓,若是付得起首期,而供樓期間沒有經濟太大波動的話,每月供樓的錢,則有機會化為個人的資產,再加上樓價的上昇,則會因此帶來投資上的利潤。
正因如此,不少港人都想買樓,而買樓在香港則被稱為「上車」,這架車究竟是什麼車?是投資快車。你買到樓,到你兒子一代的時候,那層樓可能已經供完,甚至出現升值,下一代即使如何不生性,也算是有了一個生活上的保障了。
公屋富戶也難負擔供樓開支
大家試想想,若是香港樓市並不暢旺,樓宇並非求過於供,樓價長期處於低位,樓宇甚至會因為折舊而貶值,現時出現的房屋需求還會存在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另一方面,若現時所購入的樓宇,本身沒有完整的物業束權(Bundles of right),不能隨意轉讓,不能隨便租出,大家的購買意慾,又會否而因此降低呢?答案也是顯而易見。
正因如此,林鄭提倡綠置居的如意算盤,可能未必打得響,甚至有可能出現滯銷。原因之一,在於綠置居與公屋不同,住戶還需要自己負擔管理費及差餉。有媒體計算過供款佔入息比例可以高達62%,對於公屋家庭來說,即使是所謂的「公屋富戶」,這個比例也未必吃得消。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房屋條例》附表規定,經綠置居出售的單位,均有轉讓限制。業主須向房委會繳付補價,以解除單位的轉讓限制,才可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租、出售或轉讓。難以轉手的投資產品,自然會減低大家的購買意慾,除非其售價,遠遠低於現時的私樓樓價。若是政府改建綠置居之後,卻吸引不了公屋富戶購買,劉信確實擔心,香港將會出現「有樓無人住,有人無樓住」的局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