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訪問結的書緣 ——序何文匯教授新著《談學習,憶名師》

2017-12-01
 
AAA

ho.jpg

第一次聽到何文匯教授的大名,是八十年代初看香港電台《百載鑪峰》的時候,風華正茂的他主持這個深入介紹香港本土歷史的系列節目,吐屬不凡,儀表出眾,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幾番結緣印象深 一朝訪問忙請益


當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師,我曾經兩次申請該系,可惜無緣做他的門生,幸好能考進香港大學中文系,做了他的師弟,比他晚很多輩。1986年我停學一年擔任學生會副會長時,在舊刊物發現何教授是1968年港大學生會出版秘書,主編過學生會刊物,讓我更添幾分親切與敬意。60年代的港大是貴族學府,能考進去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與他同期的精彩人物,今天在各個領域仍然發揮重大影響力。

90年代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念碩士時,何教授是教務長,我的畢業證書有他的簽署。可惜當年我只是兼讀生,上課來去匆匆,沒有機會向這位大師兄請益。直至21世紀初,我才在一個港大活動正式認識他,有一見如故之感。2012年,港大學生會慶祝100周年,我有機會簡短訪問他分享當年的回憶,特別是他與學生會經理呂君發先生的友誼;發叔翌年獲港大名譽大學院士,他也親自道賀。

寶劍鋒從磨礪出 愉快學習堪商榷

2013年我離開任職21年的《信報》,創辦灼見名家傳媒,得到很多朋友的大力支持。2014年10月網站啟動後,我陸續邀請教育界的專家做專訪,其中一位是何文匯教授。那天在位於灣仔的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會址訪問,外面下着不小的雨,窗邊的雨珠讓拍出來的圖片有一種淒美感。近三小時的訪談我們談中文、英文的學習,也談到何教授跟隨過的名師,內容非常豐富。由於當日負責記錄的同事後來離職了,訪問內容遲遲沒有寫出來,直至一位港大中文系師妹接手,文章終於一篇一篇整理好,何教授花了不少時間逐一潤飾、修訂;至於回憶四位名師的大作,完全出自他的手筆。

訪問刊登後,反應出乎意料的好,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好。談中文學習那篇,他強調須要背誦文學名篇,批評教育當局取消中學文憑試的範文,使中文變成死亡之卷,學生竟對母語望而生畏,在全世界很難找到第二個例子。何教授學貫中西,在英國攻讀博士,在美國名牌大學任教,英文造詣不容置疑。他對英文學習的心得,來自在中學時期的扎實基礎,下了很多苦功,所以他反對一味愉快學習。三篇文章刊登後,無論Facebook瀏覽量及網站的點擊都非常高,每篇有數千至過萬的分享,連台灣的著名雜誌網站都要求轉載,引起熱烈的討論。四篇回憶名師的自述,溫暖感人,令人羨慕他一生可以遇到那麼多道德、學問、詩文俱佳的大家。

何教授才情並茂,著作等身,這本新作由一篇訪問演化出來,算是我們一段難得的文化情緣。

螢幕快照-2017-11-21-上午10.04.07.pn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 部分本土派有意宣揚「港語」此一概念,或者有意識地排拒大陸用詞,以此製造文化上「中港區隔」,這是一個問題;部分人因為本身中文水平不濟,於是胡亂把一些古而有之,或者是香港特有的法律中譯詞,視為大陸借詞而加以排斥,是另一個問題,兩者或許有共通點,但又不能視為完全等同,應該加以區別較佳。

    陳凱文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