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於:雜誌未死:歐美獨立雜誌熱潮方興未艾

2017-12-06
 
AAA

maga1.jpg

過去幾年,「紙媒已死」、「雜誌已死」彷彿成為了香港人討論傳媒發展的主旋律。當然,隨著互聯網及社交媒介普及,印刷媒介不再是「大茶飯」已成事實。但不能食「大茶飯」就說「已死」,又實在太過武斷。在歐美國家,隨著大傳媒集團萎縮,獨立雜誌乘時而起,反而成為另一道風景,當中以時尚雜誌的獨立風潮尤其熾熱,而他們的經營方式各有不同。 

《Tank》算是較「老牌」的獨立時尚雜誌,於1998年創辦。有別於傳統雜誌依賴廣告收入營生,《Tank》總編輯Masoud Golsorkhi強調,作為獨立雜誌,他們沒有蝕賣的本錢,他們堅持每本都起碼必須收回印刷成本,整個運作才具備可持續性。 

《The Gentlewoman》總編輯Penny Martin則有不同看法。《The Gentlewoman》是半年刊,於2010年創辦,被視為近年最成功的時尚雜誌,以出色的深度訪問見稱,每期銷量接近十萬本。Penny Martin強調,他們十分重視跟各大奢侈品牌保持緊密關係,以確保每期都有充足的廣告額維持公司利潤。就此,雜誌定位是重要一環。他說,進入互聯網時代,人人都電子閱讀,紙本則由大眾物品變成了奢侈物品,他認為只要定位得宜,時尚雜誌跟奢侈品牌是天夜無縫的組合。因此,《The Gentlewoman》無論大小、紙材、攝影、文字所有方面都一絲不苟,務求令各大奢侈品牌覺得在《The Gentlewoman》失去一席是一種損失。 

男士時尚雜誌《Inventory》編輯Ryan Willms十分同意Penny Martin的看法。當很多雜誌都由紙本轉攻網上的時候,《Inventory》反其道而行,又網上雜誌拓寬戰線,推出紙本。Ryan Willms認為,如果要有穩定的廣告收入,紙本仍然比較可取。畢竟相對於網上點擊率,對客戶來說,雜誌的印刷量及銷售量仍然是最有力的數字。 

除了售賣內容之外,以雜誌自己作為品牌兼營零售,也是獨立雜誌的大勢所趨。《Inventory》、《Monocle》、《Kinfolk》是當中表表者。以《Kinfolk》為例,它標榜一種簡約、慢活、優質消閑的生活態度,同時售賣各種相關產品,例如廚具、家品等等。同時他們會跟不同奢侈品牌合辦銷售活動,務求把雜誌代表的生活態度帶到商品本身,一改以往雜誌跟奢侈品牌純粹是傳媒與客戶的關係。 

當香港行家慨歎「紙媒已死」的時候,外國的雜誌業界卻百花齊放。的確,以往「一書兩冊」只賣五蚊「抵食夾大件」每期賣二十萬本的年代已成絕響。但是,新時代就有新的市場定位與經營方式,太輕易把事情蓋棺論定只會把所有可能性都一併抹殺。 

 

資料來源:Business of Fashion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日佔時期是香港報業發展最黑暗的時期。《華僑日報》雖被日軍脅迫下繼續出刊,卻恪守民族情操,善用漢字的奧妙,撲朔迷離的編輯方法張弛有度地譏諷日本,在艱苦歲月中砥礪民心。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