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讓香港重拾進步的三個要素
「香港速度」曾經是高效的代名詞,可惜俱往矣,近年香港事事蹉跎,無論修橋築路、政治決策、經濟發展,處處落後於人。香港,已經與居住在這個地方的黃金一代一同老去。香港之慢,其實表現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不積極採用新技術
這日與女兒去私家診所就診,早上9點去登記,診所叫我11點再回去,我問前面有幾多個,回答十五六個。結果我11點回到診所,又等到11點45分才可以睇醫生。我們與醫生見面的時間也就大約3分鐘,最多不超過5分鐘。而在等候期間,我也觀察到其他患者進入診室的時間也很短。如果平均5分鐘看一個症,60分鐘可以看12個病人,十五六個病人沒理由要2個半小時才輪到,應該1小時15分就可以。問題就出在,原來醫生見完病人之後,要用很多時間處理其他事情,與護士溝通執藥、寫病歷、簽署病假單和收據等等,但其實這個流程是否有很多可以簡化提速的地方呢?例如,這日由見完醫生到拿藥依然要等大約半小時。相比較而言,我在深圳的「社康中心」就診的經驗,醫生在見病人了解病情之後,就會一邊講開什麼藥,一邊在電腦裡選擇藥品,電腦會彈出選單,醫生直接勾選就可以,提交之後,藥房就可以即時看到藥品清單,等我步行過去藥房,等待一兩分鐘就可以拿到藥走人。筆者早年也了解過內地一些大型醫院已經試用一些自動化執藥,系統會按照藥物清單分派藥物,猶如工廠內的流水線一樣,無需人手。
會否太兒戲?說實話,一般的社區診所,所診斷的無非是感冒、發燒等常見疾病,遇上罕見病症你也知道轉介去大醫院。只要看過幾次病的,你都會發現所開的藥物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味,何來開藥執藥要花上半小時時間呢?
近期是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急診室動輒要排隊七八小時,筆者自問去睇公立醫院急診室的經驗不多,只是三幾次,但體驗確實很差。給筆者的感覺,之所以要等那麼久,很大原因是流程繁瑣、技術落後,這裡的技術不是醫療技術,而是簡化流程的自動化技術。
失去了包容新事物能力
技術,從來都是決定速度的一大因素。但是香港眾多媒體一年幾次報道公立醫院急診室排場龍的問題,卻很少正視自身的落後,那是因為第二個原因——失去了謙遜。
香港過去多年都是區內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周邊地區無論是內地還是東南亞,在香港人眼中都是落後地區,除了日本、南韓、新加坡之外。自滿使然落後,而且落後了都不自知。什麼叫自滿?「滿」,則裝不下其他東西,對新事業的求知慾和學習動力減少。浸會大學學生的普通話事件,也是一葉知秋了。
香港失去進步動力的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難解決的原因,在於沒有決策能力。筆者一直有一種看法:「一國兩制」是偉大創舉,但「港人治港」,何謂「治」?是負責具體執行算「治」?還是從決策到執行都交給港人才算「治」?中文是一種模糊的語言,兩種說法都可以。
沒有決策勇氣和魄力
在漫長的港英年代,香港人都只是替英國人做事,雖然華人可以做到政務司司長這樣的高位,但畢竟掌握最終決策權的Big Boss還是英國人。因此我的判斷是:香港人治理社會,執行力絕對有,但決策能力欠奉,沒有勇氣、魄力去作出大的決策。這裡的決策當然不是指具體執行上的一些小決策,而是方向性的重大決策。
舉一例子,林鄭月娥上台之後,想多個方向開發香港的土地,她成立了一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敗筆,浪費時間、金錢而且有礙決策。為何如此說?土地供應的方向一早擺在那:棕地、填海、郊野公園、重建等等,方法大家都知道,哪一種方法有哪些人會反對,基於什麼利益反對也是明擺着的,斷不會因為你開了幾次會就改變態度。開發土地會令全社會得益,但會得罪一部分人,你將球踢給這個小組,什麼意思?你覺得黃遠輝能給你找出一兩個明確的方向,是沒人反對的?不可能。或者說林鄭你想黃遠輝做醜人幫你得罪了這些人,力排眾議指明方向?更不可能。因此幾乎可以肯定,一年半之後,方向還是那些,共識仍然沒有,只是發現了更多的問題罷了。到時候林鄭怎麼辦?你將球踢給小組,但小組只是發現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你還怎麼作為?難度比沒有這個小組之前更高了。這就是「港人治港」,雖然知道方向,但無勇氣、無魄力作出決策。
強化決策、謙虛包容、擁抱技術,只要重拾這三大元素,香港要重拾進步動力不難。可惜香港人無能力打破困局。從這個角度看中央強調對港全面管治權,完全是迫於無奈。其實,「港人治港」可以有不同解讀嘛,中央決策了,港人負責執行,何嘗不是「港人治港」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