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新特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要有「大基建救港」思維

2022-08-19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7-11 at 4.47.19 PM (1).jpeg

新特首李家超正在為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廣泛諮詢市民意見。筆者認為,平實而言,李家超的運氣不算好,由於疫情延續,對內通關短期內難以實現,導致經濟繼續下行,尤其是各種服務業不景並帶來失業上升,市面氣氛低迷不振。於是,新特首沒有「蜜月期」,他期望的「100天立竿見影成績表」難以實現。副政務司長也只能去搞衛生黑點。

WhatsApp Image 2022-08-16 at 12.19.01 PM.jpeg

因此,恐怕他要調整施政報告的方向,第一,這份報告不能只著眼當下,而是要管5年以至更長。第二,要有「大基建救港」思維,以不是一般規模投資於基本建設,來解決交通房屋問題,並帶動經濟上行帶動就業,並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香港每天新冠染病徘徊在四五千之間,按照內地的定義是「高風險地區」,所有人都是「黃碼」的,所以要做到完全的「免隔離通關」至少在現階段不現實。新局長盧寵茂能夠爭取到每天2,000個深圳的過關名額,也屬於勞苦功高了。 因此,新班子向對外通關,是適當的。但是,始終對於香港的經濟面和社會面而言,對內地通關要遠遠大於對外通關。

WhatsApp Image 2022-08-19 at 3.31.44 PM (1).jpeg

因為,第一,對內通關首先涉及到數以幾十萬計的分居家庭團聚的問題。況且,香港與粵閩等內地省份的密切度,根本是到不可分離的程度。而封關近3年為千萬家庭帶來了巨大不便,這可能不是一些北方的官員可以想像的。第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作為本地區和國家戰略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封關使到這些完全停頓了下來。不要說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就是快到內地高校開學了香港學子如何能夠及時報到都成問題。第三,僅看羅湖橋兩面的經濟,就可知不能順暢通關對雙方經濟帶來的傷害。

所以,筆者認為,李家超特首及盧寵茂局長,還是要不遺餘力爭取早日與內地「方便通關」。為何說「方便通關」,就是說,在不能完全「零隔離通關」的背景下,多一點方便就爭取多一點。筆者相信,首先要說服內地有關部門,新冠病毒發展到現在奧密克戎這一代其實毒性是大大減弱了,未來即使變種也只是往越輕的方向變,不能給香港扣上「高風險地區」的帽子。其次,香港和內地的核算檢驗盡快做到互認。再次,可以考慮隔離前移至香港的方艙。再就是,到內地隔離的天數能少一天就是一天,現在「7+3」,能爭取到「5+2」,再到「3+4」都好,市民大眾也都會說新班子「做了嘢」 ,「有功勞」了,是以「結果」為目標。

然而,對內通關還是不能「操之在我」。李家超可以「操之在我」的必然體現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在當下的艱難時刻,筆者認為這份施政報告,必須超越衛奕信的「玫瑰園計劃」。「玫瑰園」的十大工程,對於香港發展的歷史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當下,香港真的需要一個超越「玫瑰園」的「大香港計劃」。

WhatsApp Image 2022-06-28 at 12.21.28 PM.jpeg

事實上,「大香港計劃」是必須的,也是現實的,可以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以及各種填海,各種交通計劃。筆者最欣賞「明日大嶼」的是,打通大嶼山和港島的海底隧道和鐵路,還有新的貨櫃碼頭。這樣一來,香港就是一個「大環型」,就是一個「大香港」。

用「大香港」的思路,也計劃未來香港5年以及更長遠的發展。那麼,李家超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必然是一封有大魄力的香港發展藍圖。筆者認為,李家超要摒棄他的前任事無巨細都往施政報告裏裝的「大雜燴」思路。其實,香港人最想知道的是,未來5年香港可有什麼大變化。有了有大魄力的藍圖,自然就會有各個階層得利的細節。派糖、減稅、發現金等等,可得民心的小恩小惠也自然在其中。

值得強調的是,第一,填海要迅速啟動。10年前,韋志成還在發展局任職時上筆者主持的「把酒當歌」節目,談五個規劃的填海項目。如今,還是紋絲未動。筆者相信,「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可以同時啟動。內地在南沙填島造陸有「吹沙神器」,並在世界多個國家建功,香港為何不用?

第二,解決房屋用地問題,可以鐵路先行。鐵路上蓋建私樓,是香港成功的經驗。新班子迅速落實已規劃的新鐵路 項目,一舉兩得,還可以帶動就業帶動GDP。

第三,葵涌貨櫃碼頭改造為住宅,另外發展新的趕上數碼管理時代的現代化也要早日提上議事日程。到萬山群島,和珠海合作也是不錯的思路。

總而言之,「大基建救港」是必須的。包括工程隊伍和資金,國家應該都可以幫助解決。最怕的,還是「舊思維」,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家還是坐,蹉跎歲月。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獨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