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紀宏:香港制服團體何以服務社會報效國家?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春前夕給香港少年警訊回函,勉勵香港青少年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報效國家。這是國家一直以來要求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行動版。香港的制服團體目前所做的,稱得上以行動服務香港和報效國家嗎?
習近平給香港少年警訊成員的回函中,首先回顧去年參觀少年警訊活動中心時的情景,表示「你們個個朝氣蓬勃,展現了香港青少年向上向善的精神風貌」,習主席接著表示,「祖國和香港的未來,寄託在年青一代身上。希望你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學點歷史,多了解國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鍛煉本領,早日成才,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報效國家。」
習主席的信不到三百字,言簡意賅,表示出三層意思,一是對香港制服團體目前狀態的肯定,這些團體的性質是「向上向善」的;二是對香港青少年提出要求:「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報效國家」;三是達到目標的方法:多到內地走走看看,多讀書特別是讀歷史,了解國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鍛煉本領。
香港的制服團體,無論是童軍、民安隊還是升旗隊,其性質毫無疑問是「向上向善」的,青少年假日不躲在家裡玩手機,而是穿著整整齊齊的制服,有時候還要頂著烈日寒風在室外操練,很多時候還做義工或者環保活動,既上進也在行善,是社會積極的力量。他們的行動,肯定也是在服務香港,只要把香港服務好,就是報效國家。但這些足夠了嗎?
到內地參觀交流亦無不可
從習主席建議的「路徑圖」,看來有些還可以加強,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香港制服團體的成員肯定也在做,香港紅十字青年團或者童軍參加該些組織世界總部組織的國際活動,是走出國門的行萬里路,但他們有想過要到祖國的秀麗河山去走走看看嗎?有想過要跟內地的相關團體交流嗎?誠然,制服團體要組織到內地參觀交流,可能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章程」所限,或者成立原意,但為什麼不?為什麼要墨守成規?這些團體有國際組織總部,但這些國際組織成員的國家有實行一國兩制的嗎?香港的團體,為什麼就不可以到國家的另一些省份參觀交流呢?
策劃跟內地交流要有配對組織,很多香港的制服團體在內地沒有相應的對口組織。這種說法,一是過時,二是相關並不要求相同組織。內地沒有民安隊,但現在很多城市成立了「藍天救援隊」,這些自願團體平時訓練各種救援技能,遇到天災,立即出動,民安隊甚至聖約翰救傷隊去跟他們交流,甚至比拼本領,肯定可以做到習主席提出的:了解國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和鍛煉本領的四個要求。
內地沒有紅十字青年團,但很多學校都有紅十字會組織,雖然名稱不一,但性質相同;內地沒有童軍,但並不妨礙他們去跟少先隊和共青團的成員交流。從團體的宗旨看,香港基督少年軍跟共青團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組織,如果深究各自的宗旨,甚至可以說是相悖的,但年輕人肯定有共性,他們都要面對升學、就業,有共同的興趣和關心的話題,這些團體都有做義工服務的共性,只要基督少年軍不強調其宗教屬性,共青團不講其意識形態宗旨,還是有交流的意義的,求同存異不就是一國兩制的大前提和最終目標嗎?兩地年輕人都不行動起來,何時才會達到最終目標?
毋須強求改變步操方式
觀乎習主席給香港制服團體的回函,還有一個議題值得討論,究竟制服團體要不要從目前的英式步操改成解放軍式步操。香港制服團體絕大部分是殖民地時代成立的,而且大都有國際組織總部,都是接受英式步操訓練。回歸二十年,這些制服團體都沒有改變英式步操,其實跟香港很多生活方式沒有改變差不多,問題是步操訓練需要教官,回歸祖國以後還從英國聘請教官來香港,就說不過去了。但除了聘請英國教官以外,其他的做法為什麼要改呢?有一種論調認為,香港回歸後沒有進行非殖化的過程,所以目前出現港獨的思潮與行動,最起碼是沒有從認同上轉到祖國的母體去。這種觀點可以討論,但在社會整體沒有經過討論並得出共識前,為什麼要要求制服團體改變步操的方式。更加不能因為有了一兩個制服團體已經採用了解放軍式的步操,就要要求其他多數的團體追隨少數團體的步操方式,即使在大會操上顯得不協調,也不應該強求。
這個問題從習近平主席給制服團體的回函的角度來討論,饒有意思,習主席認為香港的制服團體是向上向善的,只要做到這一點,無論步操用英式還是解放軍式,就變得次要了。習主席建議香港青少年了解國情,報效國家,這些都應該成為香港制服團體的新目標,但用什麼方式的步操,會影響他們了解國情、服務社會和報效國家嗎?況且轉變必須要有共識和在自願的情況進行,強求反而會影響他們講報效國家定為新目標的進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