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倩蕾:文物徑見證滄海桑田
農曆新年大吃大喝,最好就是行山消脂,看報才知,今年是大潭篤水塘落成100週年,正好趁機會相約老友去郊遊,順便行行文物徑,呼吸新鮮空氣之餘,亦可撫今追昔一下。位於南區的大潭篤水塘,是繼薄扶林水塘後,香港開埠以來第二個興建的水塘,歷史悠久,圍著水塘及水壩行一圈,才不過兩小時,向來是一家大小週末好去處,也是南區放狗勝地,更有男女到來取景影婚紗照,各適其適。
港大學者由2012年起,進行歷史研究,圖書館的展覽廳,早前就展出大批歷史資料及在水塘附近發掘的文物展出,研究團隊亦透過潛水及實地考察,尋找舊時生活痕跡。據指,水塘附近,有條大潭篤村,是本港第一條因水壩工程被淹沒的村落,村民輾轉先後遷移到荃灣及灣仔居住,團隊在附近水域搜索,在水塘集水區收集到當時的生活用具,包括食具如碗、杯等,亦有不同大小的鴉片膏容器,相信是工人閑時消遣、吸鴉片煙遺留下的痕跡。
藉考古還原水塘故事,重現當年被稱為「亞洲第一壩」的面貌,確是行山以外最好的「延伸閲讀」。事實上,耗五年興建,儲水量為14至15億加侖的大潭篤水塘,確是景緻迷人,為應近年香港人賞櫻賞紅葉熱,水塘內的燒烤場更種了數十棵紅葉樹,秋天時去紅葉片片,雖然小樹初長成,景色不能與日韓比,不過也是難得景點,遇上適合時節,不可錯過。
說起該處的「限時景色」,經典的水壩瀑布,也是雨季限定,堤壩建有12條半圓拱形溢洪水道,花崗石築成石柱,在雨季暴雨後水塘滿溢,雨水就會在這溢洪道排出大潭灣。此外,水塘的三孔石橋也不可錯過,橋面寬13呎, 橋拱跨度50呎,優雅古樸。另如已關閉的抽水站,紅磚建成的倉庫式建築物也有特色,屋頂用中式瓦片鋪砌,在運作初期是用蒸汽機推動抽水機作輸送食水,門外有運送物資小鐵道的痕跡。說著,又心思思,想再去行個大運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