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饒宗頤的中國夢
中國近百年舉世推崇的大學問家,肯定包括剛離世的饒宗頤。饒公憑得天獨厚的家庭背景、天賦聰明,加上個人努力和在內地動盪、知識分子被摧殘的年代避居香港,有機會專心研習,繼而出國深造,終於在學問上取得廣博超卓的成就。在生時,饒公的學問沒人有資格質疑,只是間中有人對他沒有利用其崇高地位,對時局發表意見感到有點可惜。對此,他曾有感而發說過,「人,基本上離不開政治,受到政治的限制,但要超越它。」在一個自由社會如香港,這個立場應該尊重。與他同代的內地學者,例如入過「牛棚」的季羨林,當年便沒有超越政治的選擇了。
最近,有人就饒公生前一篇題為《中國夢當有文化作為》的文章,諸多批評,包括認為此文有奉迎上意之嫌。我認為此說並不公允。這篇文章其實是饒公超越政治而又能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的事例。
官方表述的中國夢主要是以政治、經濟,以至全球戰略為定位。饒文以中國夢為題,卻提出復興中華文化,而具體做法是「選擇地重拾傳統道德與文化的時代」,塑造「新經學」。他避談「普世價值」,強調「經」的重要性,因為它是常道,樹立起真理的標準,去衡量行事的正確與否。例如,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是很平常的道理,而「和」表現了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推而廣之,饒公認為一切事業,要以「益人而不損人」的原則出發,而當今時代,「人」的學問比「物」的學問更為關鍵。
饒文的結論是,作為中國人,既要放開心胸,也要反求諸己,才能在文化上有番「大作為」。整篇文章以「文化」為主旨,超越政治,而回歸以人為本的常道。他從文化講五常、「致中和」,稱「人」較「物」更關鍵,國人須反求諸己等。希望饒公這番借古鑑今的意見,對當權者念茲在茲的中國夢,能夠發揮醍醐灌頂的作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