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影評】李美:人景情節俱美絕 堪作經典電影!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電影劇照)
在奧斯卡頒獎禮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縱然失落最佳電影一獎,敗在大熱《忘形水》之下;不過,對筆者而言,本片絕對更勝後者,且是所有方面都近乎完勝。以最高5星評分的話,5星代表不朽經典,4星代表深值一看,筆者會予電影4.5星之高。
先來溫馨提示,讀者入場收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事前最好不要知悉任何劇透,包括本片的主題、類型等等。雖然在「愈勸喻,愈想一看究竟」的情況下,大家很可能愈感好奇,繼而愈按捺不住找尋線索,就似筆者朋友便馬上google劇透了(唉...!);可是,筆者始終希望觀眾,能夠白紙一張般走進戲院,交由電影本身將一切娓娓道來。
既然如此,則到「完全劇透」部分之前,於此「不含劇透」部分筆者還有甚麼可講?事實上,電影奪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充份反映了其故事情節之強;惟除此以外,本片值得欣賞的地方遠遠不限於此。
首先,《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主角極之搶鏡,單是欣賞他的演出已夠賞心悅目。飾演男主角的添麥菲查洛美(Timothée Chalamet),作為猶太與歐洲大陸混血兒的他,臉孔臉形本已非常俊朗,加上嫩滑皮膚、棕黑卷髮、細長睫毛、紅潤咀唇,還有白皙膚色、勻稱身型,堪稱完全演活了何謂「小鮮肉」,較當前一眾韓星更加耀目、更加名副其實,至少充滿陽光氣息而非操肌「氣球人」,亦無刻意突兀地裸露人前。以古希臘的青年雕塑為喻,實在不中不遠。更重要是,這位年紀輕輕的美少男,已憑本片贏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甚至創出1940年後年齡最小的紀錄,足以證明他的實力絕不普通。事實上,較諸《不得鳥小姐》裡飾演左膠配角,本片的添麥菲查洛美絕對演出影帝風範。
不單主角搶鏡,本片還風光如畫、美不勝收。電影以意大利村落郊區為背景,配上夏季的充沛陽光,綜觀全片,均是養眼的翠綠草地、林蔭樹影、天然水池,以及意式古老建築,主角們都常常悠閒地曬日光浴,既在戶外樹底用餐,又赤腳走在草地上,更不時縱身跳入水中游泳,並以單車貫穿田園林間代步......試問,尤其對於香港城市人來說,這豈不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嗎?筆者敢答,居於此地才真正使人心曠神怡!再加上,導演取鏡也甚有藝術心思,畫面構圖都極富美感,色彩光鮮亮麗兼飽和協調,就連捕捉單車一進一出的動態都顯功力......
當然,戲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氣氛。其實,上述的靚人靚景,已為本片營造上佳氛圍,為裡面刻劃的故事提供了最好的背景。進一步言,電影既以意大利作為舞台,拍攝手法也偏向了歐洲風格;箇中必須強調,《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完全吸收了歐洲電影的好處,尤其是講故事方面極之細膩動人,觀眾很容易便投入其中,與角色一起感受、一起呼吸;反之,歐洲電影的壞處,例如節奏過慢以至冗長之類,本片雖長132分鐘卻一點不悶,不似其他歐片往往難啃。
說到底,《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只嘆生不逢時,或可怪奧斯卡愈見政治化,以致電影不獲今屆評審青睞吧。然而,本片贏盡奧斯卡以及金球獎等其餘頒獎禮的大獎提名,已是其質素超凡的重要保證了。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電影劇照)
來到完全劇透部分,且讓筆者解答一下,為何此前特別強調,大家要一片空白地入場觀看?因為,《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齣同志愛情電影,如果觀眾預先得知兩名男角Elio(添麥菲查洛美 飾)和Oliver(艾米漢默 飾)必終相戀,就難以體會到二人的心路歷程,特別是Elio對自己性傾向的質疑,與及事前事後的反差。
故事開首,Elio就跟女友Marzia(艾斯特加萊爾 飾)一起在房內登場,無疑是想帶給觀眾Elio乃雙性戀的印象。而且,Elio不情不願地將房間讓予訪客Oliver,更令二人關係立下原罪,這亦令Elio對Oliver的不滿情緒日漸加深。也即是說,在劇情的前段部分,實花了不少心思刻劃兩者間的矛盾,從而強化後來他倆由恨轉愛的張力。如果觀眾一早知悉二人必終相戀,包括將「同性戀」的標籤片面地貼到二人頭上,這一部分的描寫注定嚴重弱化,反正大家都猜想到這是一對「冤家」罷了(事實上,Elio亦似「雙性戀」)。
更關鍵者,在預知劇透之下,觀眾就難伴Elio一起,去體驗那股內心深處的忐忑碰撞。作為一齣同性戀電影,本片也談及同性戀者所面對的內在和外在的衝突,例如怎樣確立自己的性取向、怎樣確立對方的性取向,以至誰引導誰走向同性戀(俗點講,即誰拗攣了誰)等等。查劇本鋪排,乃先寫Elio主動示愛表白心跡,Oliver則表現抗拒;後來,才揭曉Oliver其實早知自己性向,且還作過試探勾搭,此前的妞妮表現只為再三叮囑Elio反思確定自己性向。事實上,年齡稍長的Oliver,一直偏向扮演理性成熟、甚而傾向世俗的角色,包括他最後不得不與異性結婚(套用腐女說法,即是找「煙幕」);反之,Elio則多感性出發,所以他事前事後的內心掙扎也最為激烈--在戲院裡一路看來,究竟Elio情歸何處?與Oliver能否譜出戀曲?連同Marzia這段三角關係又將如何落幕?都是本片扣人心弦之處。而片中的氣氛描繪,也很好讓觀眾投入到戲裡世界及Elio心境。可是,當人得悉這屬「同志愛情片」,以上答案及所謂掙扎結果,就不難寫在牆上了。
當然,儘管早知這是「同志愛情片」,很大程度也無損觀眾對本片的高度評價;以上種種,只是極之關切「劇透」問題的筆者的嘮叨呼喊而已(笑)。
其實,退一萬步說,設若本片不是「同性戀愛情片」,而是一齣「異性戀愛情片」,電影依然非常好看。除了同志之外,戲中還有另一重大元素,就是「Holiday Romance」,即假期裡的浪漫。
17歲芳華正茂的Elio,在暑假期間本來只會讀書、玩音樂,但由外形到內在都充滿魅力的24歲Oliver,竟然因考古關係前來隔壁同屋共住;兩人由相識到相戀,注定留下畢生難忘的「Holiday Romance」回憶。他倆在如畫美麗的意大利,幾乎每天都一起游水、郊遊、踏單車、曬日光浴,最後還涉及到「旅行中的旅行」,二人以情侶身份結伴出遊,作為餞別Oliver歸國的最後浪漫;這種「Holiday Romance」即使時間再短,也肯定是刻骨銘心的珍貴人生體驗,非但羨煞旁人且更恨死香港人,裡面亦恐沒有「遺憾」只有「遺美」啊!Elio父親有段語重深長之話,當中既肯定了兒子的性向,也鼓勵他不妨擁抱浪漫,儘管失戀也可細味品嚐,便為上述及時行樂、不枉此生的精神體現。Oliver最後在電話裡對Elio說,會記住大家曾經「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及以我的名字呼喚你)」,意境就仿如兩人已經一體共存及互存彼此心中;電影以此來作命名,正好說明這是全片的戲骨所在。
是故,同志題材固然大大增加了電影話題性,惟倘撇開一旁的話,如斯「Holiday Romance」,再加以小鹿亂撞和靚人靚景的一絕氣氛,這齣電影也足媲美《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等等佳作。
的確,西方同志電影的經典《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以及香港同志電影的經典《春光乍洩》,兩者不單同樣有靚人靚景、極盡唯美,此外還有一種異樣情調,一者在青蔥山頭、一者在阿根廷,多少帶點「Holiday Romance」感覺。畢竟,浪漫始終要遠離繁囂,其中靚人靚景便可提高戀情說服力,尤其是同志題材似乎更須有此加持;另外不能忽視的,裡面尚要有種自由自在、無大拘束的氛圍,好讓同志戀人可以避過世人目光。某程度,凡此種種都是同志電影得以成功之處,包括易於得到世人接納;然而,反過來說,這亦是同志電影的「制肘」,並反證了同志世界始終被邊緣化--所以,如果他日有齣同志電影,竟沒上述元素仍大收旺場,這才是同志電影真正成功的時候。
總括而言,《斷背山》當年在奧斯卡不敵《撞車(Crash)》,或曰多少乃是政治原因所致(雖則兩者難分高下)。現在,恰如筆者開首所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跟5星經典還有一定距離,故電影失落最佳電影大獎,到底倒沒引來太大爭議,雖則差距可能僅涉一步之遙;不過,在筆者眼中,高值4.5星的本片,在戀愛劇情、人物設定、整體氣氛、以至畫面美感等方面,都肯定勝過《忘形水》!
最後,補充幾個有趣資料,再讓觀眾為電影加分:
●原來,本片主體拍攝,僅僅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總計成本只涉300萬美元,卻賺來10倍以上的票房回報
●Elio在郵局向Oliver表白的重要一幕,導演特別用「長鏡頭」一氣呵成拍完,以免剪接令演員及觀眾等情緒斷裂開去
●拍攝外景期間,不幸遇上當地「百年一遇」的豪雨;為了強化夏天陽光充沛之感,許多鏡頭其實用了人造燈光而非天然日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