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寧:的士流動支付燒錢以後
當街市也收八達通、家母也學會用手機支付過數,流動支付都盯著的士市場這塊肥肉。市民當然喜見的士走進流動支付的世界。如果的士設有流動支付,會否吸引更多人坐的士呢?自今年年初,先有微信支付與的士合作,到近期「滴滴DiDi」打車大灑金錢吸客,成效如何呢?
先看看微信。當微信宣布進入的士市場,我第一時間試乘。那是二月份,我截到一輛車身貼有微信廣告的的士,興奮地想體驗以手機付的士車資的歷史性一刻。司機告訴我:對不起,只收現金。他是一位很建談而且友善的司機,向我解釋說,的士車身廣告是一回事,司機的手機有沒有安裝微信則是另一回事,沒有誰能強迫他。
「我不安裝微信,車身貼有廣告又如何?」他洋洋得意地說。「打死都不會安裝,當所有車資都有紀錄的時候,稅局會來查我。」
一語中的。很多當的士司機的,除了喜歡自由工作外,更享受「自由」的稅務。
「也不見得每位客人也會用微信支付,每天一兩單不影響稅務吧?」我問道。
「反正我不會裝。」他的表情近乎「得戚」,再說下去,意思就是何必找自己麻煩。沒錯,客人上車後即使不滿只收現金,也很少會因此而下車。
到了今天,見到許多的士車身的微信廣告已經殘破,新一波「滴滴DiDi」打車來了!
表面上看,「滴滴DiDi」打車比較聰明,從乘客和司機的角度雙管齊下,以現金回贈鼓勵雙方多多使用程式。燒錢是許多手機程式一貫的宣傳方法,可是錢能燒多久沒人知道,燒錢之後的使用率更難說。目前的短短時間內,卻有不少乘客反映未能成功用上優惠,當中不乏「上車才知只收現金」的情況,或司機不懂用手機程式而多收車資。
燒錢以後,相信「稅務自由力場」又會如金剛圈般,圈起整個的士行業。
本人年初發表《的士服務未如理想背後的深層解讀》集中討論了的士司機服務態度,本篇則討論流動支付。書寫兩文的過程如拼圖,拼出的圖畫是一幅已經扭曲了的的士生態圖。不論從服務態度或支付方式,順藤模瓜,得出的結果還是那過時到已經千瘡百孔的生態系統,司機一盤散沙但卻有許多「力場」,令改革困難重重。
書寫本文的今日,的士牌價跌破600萬,從高位計已累跌逾100萬(近15%),100萬與千瘡百孔,給我們什麼訊息?的士行業需要一個翻天覆地的革新,說得漂亮,但談何容易?連用信用卡付車資已難過登天,誰敢來革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