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國偉:尚欠公營房屋用地770公頃,須多管齊下覓地建屋紓困境
目前,香港房屋問題嚴峻,樓價高,租金貴,居住空間狹小,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創18年以來新高,達至平均5.1年,公營房屋供應量持續低迷,居住問題苦無出路,民怨日深。造成當前的問題,須歸咎於政府過去在房屋政策上出現嚴重失誤,未有及時調整政策,但更核心的原因是政府多年來缺乏造地,土地儲備不足,令可供發展的土地嚴重缺乏,責無旁貸。
應以人的居住權為優先考慮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18個選項中,當中不少具爭議性的,涉及持份者利益及環境保護的考慮。當前香港有四成土地面積屬郊野公園及綠化用地,但只有7% 的土地用作住宅發展,香港人均居住面積遠遠落後於亞洲其他城市,住屋成本愈來愈重。人與自然生態之間應當平衡發展,但回看香港“貴、細、擠”的住屋困境下,我們需要作出抉擇、取捨;而既得利益也並非碰不得,也更應在此時此刻作出共同承擔,應以人的居住權作優先考慮。
房屋問題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若不尋求解決辦法,不單是我們這一代人活受罪,連帶下一代人也將繼續承受惡果,我們需要透過多管齊下措施,覓地建屋,否則問題只會沿地踏步。
1,200公頃土地缺失被低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檢視了《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對土地需求和供應的估算。根據報告,未來30年的土地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而計及所有已落實或已規劃的發展項目所能供應的3,600公頃,預計香港直至2046年仍欠缺至少1,200公頃用地,當中住宅用地估計欠230公頃,當中公營房屋欠缺121公頃,但實際數字可能被低估。
公營住宅用地需要緩解當前兩個重要問題,第一,是緩解公屋輪候冊的緊張情況,既消弭目前27.2萬宗公屋申請的積壓問題,以及處理每年公屋新申請宗數,也應逐步恢復非長者一人申請者“三年上樓”的承諾,給予公平的公屋輪候待遇;另一方面,協助舊屋重建,透過增加土地供應作為接收屋邨,加快舊邨重建的步伐,改善舊邨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未來須增加不少於650公頃的土地,約65萬間公營房屋單位,以針對紓解上述兩個問題,總計合共尚欠約770公頃的公營房屋用地,數目相當龐大,難度甚高。
土地供應選項應多管齊下
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供的18個土地選項中,相信難以用單一或若干的選項便可解決土地所需。公屋聯會早前提出了包括短中長期的十項建議,認為應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覓地。政府也必須汲取過去教訓,即使目前估計缺地約1,200公頃,但也應要建立土地儲備庫,持續覓地建屋。而且,對於具社會爭議的土地選項中,如填海、郊野公園邊陲、公私合營發展農地以及粉嶺高爾夫球場等選項,應從中爭取用地,以發展公營房屋為主,回應市民的住屋需求。具體建議包括:
在短期措施方面:
● 增加擬規劃興建的公共屋邨地積比率,提高大廈設計高度,增加單位供應的數目;
● 利用臨時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如興建“組合屋”,讓公屋輪候者入住後可直上公屋,以改善居住環境及減輕租金負擔;
● 利用社區設施等上蓋興建住宅樓宇。
在中期措施方面:
● 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農地,須以公營房屋為主要發展模式;
● 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作高密度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
● 利用郊野公園邊陲興建公營房屋;
● 發展“地下城”,騰空地面空間作建屋或其他發展用途。
在長期措施方面:
● 填海造地,興建新市鎮;
● 收回“棕地”建屋,以及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 重置貨櫃碼頭,釋放用地建屋。
地區諮詢工作計劃
筆者連同公屋聯會擬就提出的10項短中長期措施,稍後於7至8月期間,在公共屋邨向公屋居民進行諮詢,透過擺設街站及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公屋居民意見,並將陸續在屋邨舉辦居民會,聽取居民對於土地供應,以及房屋政策如增加資助房屋、落實屋邨重建以及增加單位編配面積等意見,稍後將整理結果交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並向政府反映民意。
土地短缺,增加土地供應相信是社會的主流意向,對於如何覓地,以及覓回來的土地優先使用權社會存在不少擔憂。不論土地選項的爭議程度有多大,覓地措施應多管齊下,沒有單一、兩個選項可解決短缺問題,也沒有“無痛”的抉擇。土地資源珍貴,必須審慎規劃,也促請政府,將有關土地以公營房屋發展為優先使用權,以達至紓緩公屋輪候壓力、加快屋邨重建,以及提升居住空間及質素的三大房屋目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