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港青北上交流 改變走馬觀花
由全國政協委員霍啟剛擔任團長的香港青年代表團共一百五十人,本周前往深圳、武漢及北京學習參訪,盛傳將獲得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接見。這顯示北京對港青工作的高度重視,預料韓正將鼓勵港青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尤其是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
誰掌握青年,誰掌握明天。自從爆發佔領運動之後,有關港青的研究報告一份份呈上北京:為什麼港青成為這場運動的主體?為什麼會與內地離心離德?甚至走上「港獨」之路?如何化解他們的不滿?如何拉近他們與內地的距離?
最高領導人也親自關注港青工作。習近平去年七一視察香港,多個場合專門談到青年和青年工作;習發表2018年新年賀辭,辦公室書架上新增的照片,包括與香港青少年的合影,農曆新年前還給香港「少年警訊」成員回信。
內地交流團被視為「廉價旅遊」
回歸以來,香港已經推出不同規模的赴內地交流活動,以增強青年學生的國家民族意識,但效果不大。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交流團走馬觀花,遊山玩水;有的是流於形式化,假大空,用硬銷的方式灌輸,行程充滿「官本位」,官員居高臨下,充斥官話套話,徒增反感。
香港中文大學最新的「香港青少年對中國內地的觀感」研究報告顯示,曾到內地交流的受訪者對內地政治及經濟前景的看法,較未曾到內地交流的青年悲觀,有青年更視內地交流團為「廉價旅遊」。不過,對於同一年度斥資約六千萬元的「內地實習資助計劃」,曾到內地實習的受訪青年對內地生活質素的整體觀感,就比未曾到內地實習的感到正面。
種種跡象顯示,中央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逐漸改變過去那種浮光掠影的交流,而是舉辦更多「深度」的交流計劃。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暑期北上交流的香港青年學生將有數萬人之多,規模或創歷史新高,形式也有所改變,注重為港青搭建融入國家、北上交流、發展的橋樑。
搭建港青北上發展的橋樑
據媒體報道,民政事務局與內地多個機構合作,針對香港大學生推出四項暑期實習計劃,甘肅敦煌和中國科學院為今年新增目的地。這是史上首次遴選二十名香港大學生赴京到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實習六周,相當難得。此外,還有薪火相傳、同根同心、未來之星、追夢大草原、相聚國旗下等各種主題的港生北上交流實習項目,其中不少參與者是「首來族」,即第一次踏足內地。
「2018年滬港金融專業大學本科生交流及考察計劃」,據稱就相當受到未來將從事金融行業工作的港青歡迎。他們除了參觀創新型科技企業,瞭解內地新領域新業務的運營方式,還實地體驗金融機構的業務操作流程,收穫甚豐。
兩地交流不再是漫無目的,而是凸顯「融合」,尤其希望港青深入地瞭解內地社會,增加到內地發展的興趣,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從中有實際收穫。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早前傳達相信是韓正的四點指示,其中提及,內地出台的有關港澳的政策措施,要有利於增進普通港澳市民的福祉,特別是有利於年輕人拓展發展空間。
韓正此次會見,形式上據稱也將有所改變,不再是排排站聆聽講話,而是互動交流,港青也有機會表達意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