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18】鄭寶鴻:香港城區發展百年,有哪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很多當年的事情,都是你們後生仔想象不到的。」這句帶著笑意的話,在訪問歷史學家鄭寶鴻的過程中,屢屢出現。
鄭生介紹的不少當年故事,對於80後、90後而言,的確很新鮮:從中環去太古城需要坐兩小時巴士;香港很多地方曾經都是墳場;上世紀五十年代,不少人在街邊搭紙皮屋居住;新機場險些開在淺水灣……
城市的發展帶來故事。作為40年代生人的鄭寶鴻,一路見證香港城市變遷,他還喜歡去圖書館查閱舊報章、購買老地圖,對這座城的成長了然於心。
【書展2018】系列
最近他集結自己多年搜集的資料,與商務印書館合作出了本新書,名為《香港城區發展百年》,書中他分享三百幅珍貴老照片,分十四章歷數此城從十九世紀開埠起,百年來的變化。
約1953年的銅鑼灣,維園的填海工程即將完成,正中可見皇仁書院的新校舍。右上方為大坑山及天后廟山的木屋區
這些光鮮亮麗的場所,前身竟是……
今時今日,仍有不少市民對住在「大酒店」(殯儀館)附近表示忌諱,但在香港,可能一不留神,便會「轉角遇墳地」:
一號選手是有無數嬰兒呱呱落地的東華醫院,它附近的「普仁街」,過往索性直白地被稱為「墳墓街」;二號選手是備受文青喜愛的灣仔日月星街,如今的清新小店令人完全想象不到當年的光景;三號選手是舉辦各項重大賽事的香港大球場,其所在的掃桿埔,原本是埋葬1918年跑馬地馬場大火死難者之地……
而如今的高級住宅區,如虎豹別墅、渣甸山、炮台山一帶,以往則是寮屋遍佈:鄭生介紹稱,寮屋中居住的居民,過著缺水電,同時擔心大風與大火的日子,人們在山上種菜、養豬,「經過時會聞到豬屎味」。
約 1953 年天后廟山及芽菜坑一帶的寮屋及菜田
現在成為「香港名片」的商業區銅鑼灣與尖沙咀,也在百年間的城市規劃中「華麗變身」。銅鑼灣以前是貨倉區,維多利亞公園則是填海產品,崇光百貨、皇室堡、希慎廣場等時尚集散地,或曾是貨倉、或曾為凍房、或堆滿山石;而原本具「鄉村」感的尖沙咀,在被規劃成花園城區和旅遊區之後,早已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面貌。
熱鬧的灣仔區同樣有著「不受待見」的過去。鄭生稱,以往人們多住在中區與西區,灣仔並不受歡迎。1930年代填海之後,灣仔建起不少堅固的新樓,不少市民「被迫」搬遷,而隨著1970年代紅隧通車、1980年代會展落成,這個起初被嫌棄的地方,漸漸享有了高人氣。
難民營的故事則更加少為人知。鄭生介紹說,1937年「七七事變」後,香港興建了不少難民營,選址包括港島黃泥涌、大坑區、摩理臣山、北角、九龍京士柏、馬頭涌、荔枝角醫院,以及新界的粉嶺和錦田等。他印象最深的是五十年代的漆咸營,其中早期收難民,後來收政治犯,最可怕的是霍亂肆虐之時,健康的人進去後,極易被傳染死亡。而當年的漆咸營一帶,如今則建起了香港歷史博物館與科學館。
由漆咸道南望柯士甸道一帶的槍會山軍營,約 1900 年。右中部為紅磡,右下方現為香港歷史博物館所在
城市發展與個體記憶
隨著城市成長的人,可以把回憶安放在老照片裡。
由木球會(現遮打花園)望花園道及半山區,約 1930 年。這一帶於 1840 年代被規劃為軍事地段的美利軍營及操場,以及政府部門所在的政府山。軍事地段於1958年交回港府作民用。美利操場曾於1962年建成希爾頓酒店,現為長江中心
這張1930年的老照片,令鄭寶鴻想起幼年時和一家人去灣仔探親的日子。電車費一人一毫子,一家四五人所需的四五毫子已經夠吃一餐飯,不划算,於是大家沿著皇后大道東,步行前往。到了圖中所示的美利操場附近,鄭寶鴻的父親會先去操場附近的公廁「方便」,再帶著他們去親戚家。
每到聖誕節,是鄭寶鴻和兄弟姐妹最害怕走這段路的日子。在灣仔聚集的水兵,會拿著啤酒噴灑路人,嚇壞小孩子。不過,對於未曾經歷過的年輕人,反倒想起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中對葛薇龍扔花炮的水兵,而覺得十分新奇。
填海也大大擴展了人們的生活空間。鄭寶鴻印象中只能「行對頭車」的干諾道中,如今四五線行車不在話下,每天都忙忙碌碌。而過去「一去到就是山」的東涌,現在也多了很多消閒娛樂的空間。
約1895年的跑馬地區。左中部為堅拿道的寶靈頓糖廠。中前方有包括印度墳場、波斯墳場、大英墳場(香港墳場,又名紅毛墳場)以及天主教墳場的多座
鄭寶鴻笑稱,自己喜歡「存破爛東西」,很早以前就開始買不同時期,特別是戰前的地圖,甚至不惜在二十年前「斥巨資」4000港元,去買一張呈現鑄幣廠全貌的照片。80年代,他開始拿著相機四處拍照,但凡有戲院、茶樓要拆,他便前往記錄。他說,看到當年的A如今變成B,「對照起來很有意思」。
《香港城區發展百年》的手繪地圖
老一輩有住在板間房裡,冬冷夏熱「不知何時才到春天」的苦,也有「人工年年加,物價卻沒什麼變化,申請廉租屋很容易,只要努力便有收穫」的快樂。鄭寶鴻說自己固然懷念「舊日好時光」,但也認為百年來的城市變化帶來了好的影響,而年輕人更應該做的,是停止自怨自艾,再努力一把。
在新書中,鄭寶鴻從香港百年來的城市規劃、填海工程、土地發展、樓房建設、街道、墳場與土地,聊到寮屋與木屋區、徙置區、平民屋與廉租屋、難民營、工業區、遊覽消閒區、交通建設與基礎建設。書中多見詳實的資料,不見鄭生個人的評述。「歷史就是歷史,我(負責)找資料,你們自己判斷。」
若想聽鄭生當面逐章講解「香港城區發展百年」,不妨前往他今年在書展的講座「滄海話桑田——細說香港城區百年演變」,歷史愛好者或會在現場,了解更多的香港發展故事。
文章原刊於《橙新聞》,本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