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美歐日會不會「圍毆」中國?
美國和歐盟上周三發表聯合聲明,宣布要共同努力實現零關稅、零補貼,以及保護雙方的公司免受不公平的全球貿易行為的侵害,歐盟和日本此前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美歐日會不會聯手「圍毆」中國,這幾天引發中國網絡輿論的爭議。
美歐聯合聲明第四條稱,雙方將與有關夥伴緊密合作,推動世貿組織(WTO)改革,去解決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知識產權竊取行為日、強制性技術轉讓行為、工業補貼、國有企業造成的扭曲以及產能過剩問題。
儘管沒有點出中國的名字,但聲明的針對性不言而喻。
一些輿論認為,歐美日主導的新的國際貿易體系雛形已經成型,現有的WTO框架將逐漸被新的貿易協定所取代,而中國很可能將被排除在這個新的貿易體系之外,成為孤家寡人。
一時間,自媒體中唱衰中國的聲音再度湧現。比如,美日歐要組成聯合陣線了,WTO完了,把中國踢出圈了,不帶中國玩了;美歐形成貿易統一戰線,中國咋應對?美歐達成貿易協議,中國是否又被算計了?等等。
在中美貿易戰交鋒正酣之際,這些聲音在官方眼裡顯然有擾亂軍心之嫌。於是,一些標題聳動的文章被屏蔽,有官方背景的微信公號也紛紛發表文章,駁斥上述論調。
環球網昨天發表署名「後沙」的文章說,美歐自由貿易協議八字還沒一撇,聯合聲明也只是一種意向,一些中國國內寫手鍵盤一敲,就替美歐把《自由貿易協議》給簽了,「鍵盤再多打兩下,連美日歐自貿協定都有了」。
文章指責有的人心裡渴望看到中國被圍攻的局面,「如果沒有這局面,就營造這種氣氛,讓大家恐慌。說白了,就是輿論戰,手裡拿個大喇叭,在自己陣地上替對手鼓勁」。「與某些寫手的雞血相比,歐洲媒體在容克回來之後,並沒有什麼激動,因為它們對特朗普沒有信心。」
文章認為,所謂美日歐聯手「抗中」的假想,是違反利益原則的。「抗中」在地緣政治戰略層面一直存在,就是遏制中國崛起,有沒有貿易戰都一樣,炒作美日歐貿易戰聯手「抗中」就是為這種戰略服務的。跳出貿易戰,才能對它們的嘴臉看得更清楚。
但也有學者認為,美國、歐盟和日本開始創建新的共同市場,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趨勢已經完全超出了中國的預期和想像,中國已經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擋世界經濟格局的這種演變趨勢,很可能重新成為局外人。
一篇署名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華民的文章指出,面對美歐日的聯合,以下幾種看法對於中國選擇正確的應對方法是非常有害的:第一,美歐日各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他們不可能、至少在短期內不可能建立這樣一種新的共同市場。這種期待別人失敗來讓自己走向勝利的想法是非常阿Q式的,在思維邏輯上仍然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權謀之術。
第二,不管美歐日如何作為,都改變不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消費市場,西方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作用不可能被替代。並由此得出結論,我們可以改變世界,但世界離不開我們,我們都在一條船上。這可以說是嚴重的誤判。
有關美歐日會不會「圍毆」中國的爭論,其實是各方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對中國的內外政策表達不同的看法。除了某些極端觀點外,爭論各方雖然可能都有偏頗之處,但也都有建設性意見。
比如,美歐日在戰略上當然有遏制中國崛起的意圖和行動,但在貿易上要把中國這個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排除在外,也根本做不到。同時,中美貿易戰確實暴露了中國經濟貿易模式的不少弊端,以及改革不到位、開放程度不夠等等,中國須拿出改革開放初期的勇氣和魄力克服這些弊端。
從更大的層面看,中國社會仍處於挑戰重重的轉型期,加上中美貿易戰這個嚴重不穩定因素,有不同聲音實屬正常。對於不同聲音,打壓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在包容基礎上通過理性辯論,才能更好地化解分歧,凝聚共識。官方對此應該有更多的自信。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