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喜閱新時代 社區需要多些書展
每年一度的書展,吸引到不少本地、內地、台灣和國際書商參展,排隊總是要排到會場外,星期五、六加場到晚上還是人流不絕。今年帶學生和朋友來逛,買了不少教科書、散文等,而且很多的書店都減價促銷,購入了不少一直想買的書。今年牛津出版社如常地大手展示她們優質的英文讀物,幾本教寫英文的書都賣清。中文大學、港大和城大的出版社也有一系列關於香港故事的書,平日不常見於書店。這次也買了董橋和周保松的作品,以及一些新晉年輕作家的小說。
筆者經過新聞處的攤位,也買了一些畫本以及一本年報,用作通識課分享給學生確實不錯。另外,每到書展,幾間大的書店都會大手清倉,把台灣和英文書打折促銷,確是讓學生們獲得機會購入優質圖書。貿發局歷年以不同主題貫穿書展,也為本地創作業和作家們打打氣,有助香港出版界成長。未來可以與政府多點合作。作為教育工作者,樂見本地有更多類似的書展,適逢今年政府推出喜閱新時代,過去多年來,圖書館團隊都為香港引入了大量優質讀物和電子書,未來可以與書商、康文署以及各區區議員,定期舉辦社區書展,繼續舉辦漂書活動以及流動圖書館等。而本地一些二樓書店也能夠成為合作夥伴,透過與社區的商場和屋苑會所,定期設立周未書展及市集,帶動社區的閱讀氣氛。
一些評論說閱讀的人少了,又有人說電子書會把實體書給消滅掉,其實閱讀本來沒有邊界,任何載有知識的,不論是硬體、電子版、雜誌都是有用的媒介。社會需要更多共享閱讀的文化,社區需要多點漂書,多點策展人把好的書本帶到社區。政府除了單純撥款給中小學圖書館買書外,也應該投放多點資源強化圖書館的人手,資源和器材。這樣,新時代的閱讀文化才能建立起來。而且,官員出席活動、開會和處理文件外,也應該多點閱讀,平說出來的話才有份量,質感和內容。
沒有藍圖的話,任何計劃都會變成一次性,短暫的活動而不是長遠的政策。期望政府好好利用任期餘下的四年,持續投放資源,建立起全民愛讀書的文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