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為何要報導「網民意見」?

2018-08-29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福山智庫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swim1.jpg

近年來,我們經常在部份香港媒體中看到一種報導,內容則是轉述所謂的「網民」意見。舉例來說,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拍到一對男女在食肆內叫了一人份量的火鍋,然後自攜食材放在桌上為火鍋「加料」,有傳媒便轉述所謂的「網民」意見,指該對男女「算到盡」、「自私」。

借「網民」之口表達立場?

然而,這些「網民」姓甚名誰呢?我們不會知道。既然如此,這些這些所謂的「網民意見」有什麼報導價值?讀者為何又要知道他們的意見?除此之外,報導裡也有提到另一些「網民」的不同看法,當中有認為「十分常見,不用少見多怪」,媒體的標題卻只提「網民批算到盡」,為什麼呢?是否有人想借「網民」之口,表達記者或報社本身的立場和看法?

我們再看另一個例子,近日舉行的雅加達亞運中,港隊參加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因原本第2的中國及第3的韓國分別被取消資格下,以4分03.15秒奪得銀牌。事後,便有網媒聲稱「興奮慶祝惹怒內地網民」,質疑「為什麼中國香港選手這麼開心的和新加坡隊相互擁抱」,又聲稱「香港網民對有關言論劣評如潮」,指港隊此舉毫無問題。

借「網民意見」挑動中港矛盾?

大家可以看到,報導用上了全稱命題(universal statement),好像這些意見能夠代表全體「內地網民」及「香港網民」一樣。然而,中國有十四億人,香港也有七百萬人,這些所謂「網民」意見,真的能代表整體內地人和香港人不?不能夠。既然如此,為何要用上全稱命題,這是否一種蓄意的以偏概全?

退一步來說,該媒體無意以偏概全,只是想報導內地和香港有人這樣想。然而,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每天總有人表達一些奇形怪狀的另類異見,這類留言又有多少個呢?他們又能否代表主流意見?如果這些意見,根本不能代表主流,請問有什麼代表性?沒有代表性的話,又有什麼報導價值?

更重要的是,該媒體在報導之時,為何要強調那些「網民」來自哪裡?特意貼上「內地」和「香港」的地域性標籤?是想傳遞什麼訊息?是否有人或媒體深知中港矛盾近年來日發尖銳,貼上「內地」和「香港」的標籤,再引述一些具爭議性的「網民留言」,便能刺激兩地居民的神經和注意?他們是否認為,挑動兩地居民的矛盾和情緒,是一種能夠成功「吸睛」的報導手法?

「網民意見」能否作假?

另一個更加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這些「網民意見」的真偽。本文無意指有人在上述報導造假,只是單純從技術層面而言,記者也能化身成「網民」。他們甚至可以申請多個俗稱「馬甲」的分身帳戶,然後在網上「灌水」,蓄意發表一些挑釁性和爭議性言論,從而惹起網絡罵戰。我們作為讀者,又憑什麼斷定網上的各類罵戰,不是傳媒工作者為求跑新聞,而跑去蓄意「灌水」呢?

使人感到感慨的是,筆者身邊不少親朋好友,確實經常被這類報導成功吸引了注意,甚至被挑動了情緒,卻從不質疑所謂「網民意見」的真偽和代表性。或許,轉述「網民意見」的報導充斥市面,只是市場供求定律的結果。畢竟,在互聯網年代裡,「吸睛」等於「瀏覽量」等於「潛在廣告利潤」。既然這種報導手法能夠「吸睛」,而且萬試萬靈,傳媒生態又怎會有所改變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內地對新聞自由、公共利益的探討和重視,應該令香港明白,我們現在不斷收緊言論自由空間、不斷設下紅線,是「反其道而行」!《基本法》第27條訂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這是體現內地與香港「兩制」分別的其中一項重要特色。

    陳景祥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