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邁進高鐵時代的香港走勢

2018-09-26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go1.jpg

時事短打  鮑渤

高鐵香港段只有26公里,可謂很短,但正式投入運營之後,意味著香港邁入高鐵時代,一舉聯通長達2.5萬公里的全國高鐵網。

香港從開埠以來,在絕大部的歷史時期,只有一個口岸與大陸連接,那就是全球最繁忙也最擁擠的羅湖橋。如今有六個陸路口岸與兩個水路口岸,加上日前通車的高鐵西九站及即將啟用的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成,香港與大陸的全方位融合,將步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談到高鐵,人們說得最多的是高速壓縮的時空。從香港到深圳福田只需十四分鐘,大約是跑馬地步行到銅鑼灣的時間。廣州僅48分鐘,比香港上班一族從中環下班回家到沙田或將軍澳的時間還要短。羊城市民舉家周末到香港購物吃飯,晚上順便到西九文化中心看表演,不足一小時已可回到家,不影響翌日上班上學。高鐵的確是穿梭大灣區的不二之選。

1123471423_15376639828061n.jpg

但誠如林鄭月娥所言,高鐵縮短了內地與香港「社會和民眾之間的距離」。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擁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幾乎一半是內資企業。香港段開通初期就可直達44個大陸城市。高鐵作為紐帶拉動的巨大人流,將帶來全方位的社會融通。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越來越接近「可操作性」。

路通財通,大陸有「高鐵經濟學」一說。2009年,也就是北京奧運次年,中國長途高鐵服務才首次亮相。不到十年時間,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高速鐵路軌道都鋪設在中國。高鐵香港段的開通,勢將迎來高鐵經濟的另一機遇大潮。

筆者不認同高鐵是中國「新四大發明」的提法,但中國高鐵發展速度的確「厲害」。美國《康涅狄格郵報》日前一篇題為《抵達:中國的交通策略正提供寶貴經驗》評論認為,美國的道路設施沒法跟中國比: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高速公路系統,全球最長的高鐵通車里程。 中國的高速公路網幾乎是美國州際公路的兩倍。中國每年對交通投入約3,000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交通部每年對公路、鐵路和空運的支出僅為800億美元。 

雖然回歸二十一年了,但在北京眼中,香港仍然屬於「外宣」地帶。涉外無小事,所以大陸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舉一個例,為了檢測閘機的穩定性,測票員從7月開始,累計打卡5萬次。取票、刷卡、入閘,成為檢測人員每天「例牌動作」。超過700名職員進行了400多次演練,售票流程、安檢進站、到硬件設備、消防設施等,每一道程序都不容有失。內地的真誠與認真,可謂感人。

[CropImg]20180923022049649.jpg

高鐵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政治任務。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西九站設立了香港史上第一個公安派出所。一條醒目的黃線,把西九站分為大陸和香港口岸區,線的那一頭,是穿著大陸公安和「特警」制服的內地執法人員。一地兩檢在九龍的設置,從最初提出到拍板再到通車,長達十八個春秋,可能是世界高鐵發展史上爭議最大的個案,在立法會和媒體鬧得風風雨雨,一度觸動香港社會敏感而脆弱的神經,這是不爭的事實。

記得鄧小平當初設計「一國兩制」說過一段話,「我們這一代不會變,下一代不會變。到了50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裡小氣處理這些問題嗎?所以不要擔心變,變不了。」江澤民亦用中國諺語「井水不犯河水」做了生動的比喻。但回歸至今,河水早已融通井水,淹沒井水只是時間問題。當然,這未必是壞事,畢竟「井水河水,同源之水」。高鐵的速度、匯聚的人流都在壓縮時空,互為影響,互為因果,最後趨向天下大同。一國之下,存在兩制莫大的差異。港人珍之重之的法治原則,還有所擁抱的核心價值,能否在時代發展的大潮中「不變形不走樣」?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延伸閱讀
  • 自從上星期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兩地都逐漸恢復活力,期望這股活力是一個好的開頭,在新一年引領香港全速發展,推動香港衝刺
    特區政府要盡快回復自身優勢之外,也要未雨綢繆;積極向外說好香港故事之外,也要開拓更多新的發展方向。只要香港把握機遇便可在兔年,大展鴻「兔」,兔躍新程。

    容澤榮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