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系列》鄧萬豪:別人總怪他太沉默

2018-10-26
鄧萬豪
精神科專科醫生
 
AAA

 shutterstock_312380828.jpg

中學時有位沒交情、沒有交談過但很深印象的同學;他從小到大也不太說話,或只細聲的一句半句。感覺他有一兩個好朋友但不願跟人來往。學校的小組功課或口語考試時同學看着他一言不發、對討論完全沒「貢獻」,老師一直看着他的靜默。每個人急着催促他「開口」,沒耐性的開始責怪他;結果他更難說話而惹來更多責怪。最後人人都習慣責怪他只懂沉默。

畢業十多年沒見,也就遺忘了他,最近聽說這位同學其實並非討厭與人來往;而是從小十分害怕與別人說話,要交談時非常怕尷尬或出醜、感到極度恐懼,有時更會心跳、手震、面紅耳熱和作悶作嘔。

我突然意識到,他的症狀與我的社交焦慮症病人十分相似——恐懼在社交場合與別人接觸;有着性格害羞、內儉、孤僻、缺乏自信的特點,甚至把自己收藏起來。其實這病症的成因跟家庭、成長背景及過去經歷可能相關,不單單是患者的問題。所以諒解與支持非常重要,以幫助患者投入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讓患者循序漸進參與社交活動來累積成功經驗、增強自信心;而血清素類藥物治療則調節腦部傳遞物失衡,幫助穩定情緒、減低焦慮。

中學時我沒能理解這位同學的困難,還好朋友說他在畢業後有去精神科而康復過來。全港大約20%人口有焦慮症,當中約3.2%就是社交焦慮症,所佔比例甚多,我們身邊或許就有這樣的病人,需要我們多加關心,而非視為怪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