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年輕樂隊 喚起人們對民主的想像
早前看到樂隊Rubberband跟團體去街市收拾剩菜,派給基層,實有意義。他們於一個月前開演唱會,那時有人把他們及及雨傘運動拉起來談,恨他們與很多運動份子一樣,有心但純真,嫌他們走得不夠前,主題不夠明顯。歌曲裡也談得不夠社會及民主意識,只限個別成員支持佔中,及有份演唱《撐起兩傘》(2014年為佔中而創作的歌曲)。一下子,他們便成為「無用左膠」的代名詞。
近幾年,港獨派及自以為批判派,對歷來爭取香港民主的力量都嗤之以鼻。非暴力抗爭、做騷式扶貧、過份包容新移民等,都是傳統民主派的罪名。Rubberband的歌曲路線,完全中了這類批評的下懷——只有一首《睜開眼》勉強去說政治警覺性,但說得非常婉轉;講社會議題有外籍勞工的《細街盃》、基層兒童的《生於1月17》、塌樓事件的《海.地》、地產霸權的《豬籠墟事變》其他大概一腔熱血如《發現號》,都是被本土派批評極度左膠的主題。而Rubberband主要走城市的小情小趣的路線難免被人看成沒有抗爭力、攻擊力,只是口裡說說,就如行動力差的傳統民主派。
一看到這樣的批評,就如我對傳統民主派的同情,難免會一樣深厚。不衝擊就變了行動力不夠,不激進就變了沒立場,其他價值就變得蕩然無存。這類的批評在近五年的香港不絕,由政治到流行文化,無一倖免。歌手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只有一個標準,這其實無助多元社會,更無助民主進程。
Rubberband的定位大概就是如他們新歌所言,是《城市當代配樂》。打工仔的《一轉身卻天亮了》、《一早地下鐵》,講盡大家的日常心聲。在情歌主流,自然是清泉。當大部份人關心日常,是否就代表政治冷感?為何要迫每一個人都有政治擔當?其實云云支持佔中的歌手裡,有些歌手的確走得很前,但卻更似消費這場運動,音樂上反而交不出任何動人的東西。這是社會步入單一價值的後果,政治光譜裡只有兩端站滿了人,但其實都是鍵盤戰士,實事也不多。
有前輩說過,六四時候,香港演藝界出很多人力和錢力救學生。但那時候不會人人掛在口邊,因為宣之於口,就做不了實事。歌手很自覺要去感染其他人,但也要賺錢去提供實際的援助。如今當下社會很鼓勵大家宣之於口,不平則鳴,但卻少了謀略和遠見。不是人人需要做發聲的領袖,也有些人可以關心社會不同的面向,這樣才會構建一個多元平衡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