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豬生存空間愈來愈少 引外援自救

2018-12-13
 
AAA

5687ftyufvghj.png

內地近月爆發非洲豬瘟,若情況未受控,有機會影響供應香港的活豬量,但香港是沒有可能做到自給自足,現時本地僅剩餘43個豬場,每日平均供應300隻活豬,只佔整體活豬供應6-7%,在政府不會再發新牌照下,豬場只會有減無增,豬農如何是處?或許再過二、三十年,養豬業便會絕迹香港。

「現時養豬業只能說是求存不是發展,要看有甚麼優勢生存,不然便會自然淘汰。」香港禽畜業聯會會長譚國柱皺着眉頭說,他從事養豬業30年,見證業界興衰。

lkhd.png
譚國柱在業界多年,他說現時養豬業是在求生存不被淘汰

政府在2006年提供經濟誘因,鼓勵豬場場主交還牌照,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環保,當時全港有265個豬場,共飼養33萬隻豬,期後不少豬場場主交還牌照換取補助金,令本地飼養的豬隻大減。按漁護署數字,2007年應市的本地豬接近27萬隻,而在2017年就只有約10萬隻本地豬供應。

引入黑毛豬幫助分辨本地豬

不過譚國柱認為,本地豬始終有「品牌效應」,市民仍會對本地飼養的豬有信心。眼見市面有所謂的本地豬,其實只是在香港屠房屠宰,有魚目混珠之嫌,於是想到引入黑毛豬在香港飼養,讓市民從豬毛顏色便分辨到是本地豬。

hjfgdf.png
譚國柱希望將香港的黑毛豬變成品牌,代表是優質的本地豬

大約四、五年前開始,譚國柱持續由台灣引入黑毛豬到香港繁殖,一隻母豬要懷孕約四個月,才生出一堆小黑豬,懷孕期比較長,而小豬數量又比白豬略少,因此需要更多時間和成本。而小黑豬大約要飼養十個月才會應市,整體上由母豬來港到幼豬長大可以賣,大約需要一年半時間,而且還要每年都在台灣輸入新黑豬配種,避免近親繁殖,影響質量。提起黑毛豬,大家或會想到西班牙的伊比利亞黑毛豬或日本的黑豚,為甚麼不引入這些黑豬呢 ?譚國柱解釋,伊比利亞豬脂肪多,不適應香港相對較熱的環境,台灣的黑毛豬其實都是伊比利亞豬與其他黑豬混種,超過20年培植,適合在東亞飼養。

565.png

本地豬令消費者安心

談到港豬的優點,譚國柱認為是香港豬場注重衞生,抽驗豬隻嚴密,每批豬在屠宰前,大約抽驗兩成豬隻有沒有服用禁藥、抗生素或有寄生蟲,曾經有港豬被驗出含禁用抗生素,同一批的豬隻全數銷毀,未有流出市面,處理方法令消費者安心。但豬農面對土地不足、難聘工人,要從外面輸入飼料等一系列因素,促使成本增加,亦局限了發展。

飼養黑毛豬的成本比普通豬高,本地黑毛豬應市已有兩、三年,零售價比其他豬肉貴七成甚至一倍,「我將好食的黑毛豬平民化,如果在大型超市內買真正西班牙黑毛豬,一公斤都要三、四百元」,譚國柱坦言,黑毛豬肉味較濃,肉質纖維幼細,看好在香港具競爭力。他自設門市,亦有向百貨公司供貨,認為市民會願意一個月花多數百元,食有質素的豬肉。

gg.png
豬農一般會將黑毛豬飼養十個月才應市

望政府提「保育」養豬業

譚國柱表示,現時全港大約有18個豬場有養黑毛豬,平均每日供應25-40隻,預計明年產量可提升到每日有70隻應市。他堅信本地飼養的豬只要注重質量,有特色,有安全保證,香港的養豬業便能生存。他說若果政府可幫豬農從國外買藥物和疫苗,有獸醫支援,協助豬隻健康生長,以保育古蹟的態度看待養豬業,本地豬是不會絕迹香港。

lll.png 
 

相關新聞

想有返「本地農業」 英國留學生回流香港養豬


 

 

延伸閱讀
  • 隨着內地的豬瘟疫情緩和,內地豬價上月大跌近47%,供港活豬批發價也大幅回落,但市民仍在「捱貴肉」,截至8月,瘦肉零售價只下跌10%。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