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虛擬貨幣無枉管 成騙徒招徠
要數近期最「振奮人心」的事情,莫過於深水埗街頭撒錢事件,一張張銀紙忽然從天而降,惹來了媒體市民爭相報道,原來幕後的始作俑者是一名自稱「幣少爺」的24歲男子。
(shutterstock)
這名「幣少爺」其實早於數月前已經打出名堂,其作風高調,日日駕駛林寶堅尼炫富,又於自己西貢獨立屋中搞派對推銷虛擬貨幣。他因炒賣Bitcoin而一夜致富的故事吸引了許多人慕名而來,不少人希望自己能夠透過下一個Bitcoin而發達。「幣少爺」利用此心態,積極推銷一隻名為File Cash Chains(FCC)的虛擬貨幣,並以數萬元一部出售「挖礦機」,即高性能解碼電腦。這當中真真假假,筆者不得而知,但的確有些苦主向電視台反映FCC的發行日一拖再拖,又不能退機,與預期回報相差甚遠。不過投資一向涉及風險,為何虛擬貨幣的問題特別大呢?
相關文章:
華強北挖礦機店勁冷清 虛擬貨幣大跌拖累機價冧九成
比特幣一年跌七成「礦工」急止蝕 挖礦機遭斷斤賣
梁和:監管虛擬貨幣 本地財金系統刻不容緩
比特幣跌穿6000美元 金融機構禁用信用卡買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風險大 證監會難以規管
虛擬貨幣既不是證券,亦稱不上貨幣,背後沒有政府或銀行擔保,亦沒有實體經濟支持,其價值僅僅是建基於某種概念以及集體的信念。因此,幣值可以以倍數增長,亦可以等同廢紙,成為不少投機者的心頭好。自從Bitcoin大熱之後,其他各式各樣的虛擬貨幣如雨後春筍般冒起,FCC便是其中之一。要發行這些貨幣並不困難,因為現時根本沒有相關法規,而要操縱虛擬貨幣的交易亦非難事,因不受《證券及期貨條例》規管。
以FCC為例,所有貨幣其實只是由全球69位人士持有,首23位錢包的持有量已佔去總數的超過99%,而大部份的交易僅由數個銀包互相買賣而來。以這樣的投資者組合來看,要「造市」實在易如反掌,幾個大戶互相買賣數次便能推高幣值,造成交投熾熱的假象,讓散戶接手。若這種情況出現在股市,則有機會違規犯法,但在虛擬貨幣的世界裏卻無從監管。所以說,虛擬貨幣的風險遠比其他正規投資產品來得更高。
證監會應加快推出發牌制度和相關指引
證監會雖然已於10月底推出有關虛擬貨幣的新指引,但未就「造市」或「發行貨幣」訂立具體的法規和制度。要監管虛擬貨幣,政府應首先清晰定義何謂虛擬貨幣,並設立發牌制度規管在港交易的虛擬貨幣,另外要求發行商記錄貨幣資產持有人的身份,方便日後追查。虛擬貨幣的熱潮勢不可擋,證監會一定要加快推出發牌制度和落實相關法例,否則只會有更多苦主出現,到時候再檢討便為時已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