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要刺激消費品市場 須先加強購物資訊流通
香港作為最自由經濟城市,消費品市場發展早已成熟,因此市民的消費行為相較發展中國家穩定。若要提升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刺激市民消費及開發旅遊業是其中重要一環。
性價比的追求
自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至今將近五十年,香港人早已脫離暴發式消費,加上現時租金及物價高企,使消費者變得理性,減少炫耀性消費。此外,資訊科技發達,也有助現代消費者變得更精明,使市民比較品質和價錢方便,所以最廉價、最劣質的貨品會隨着時代變遷逐漸被淘汰。以往大家透過淘寶的購買目標是最便宜的物品,現在的消費模式卻變成以相宜價錢購買高質量貨品。換句話說,高質素服務及產品發展已是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
故此,政府不妨增加資助消費者委員會的《選擇月刊》,為香港市民多作出消費品品質調查及研究,好讓消費者能從官方機構中得到具參考價值的結果,減低他們因消費而帶來的時間成本。除此而外,旅遊發展局和消費者委員會亦可通力合作,調整《選擇月刊》成為一個旅遊消費信心指南,讓遊客省去格價時間,在港多消費服務。
開發港式深度遊
體驗式旅遊是全球旅遊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感受別國人民生活文化,享受世界不同地方自然面貌,會是選擇旅遊點的依據。政府應重點透過本地地區文化,嘗試開拓文化深度遊市場,例如於上年以「步埗地道」為主題,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編寫《深水埗自助遊漫步指南》,推介區內能代表香港文化特色景點及店鋪,包括反映鬼神文化的紙紮舖及糅合中西服裝文化的布料舖、多家米芝蓮推介的食店、新興的文藝手工小店。
這類地區旅遊相信能帶動人流,但必須以不擾民為發展原則。因此,政府應發展實時各區人流估算的手機應用程式,以供遊客參考,好樣他們在計劃行程時能避開人流過多的景點,亦能起分流作用。若能把遊客消費從大型商場分流到本地小店,這樣別具文化色彩的小店將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總括而言,要刺激消費,還是要用上老生常談之法:提升質素及多元體驗。政府須了解香港消費特徵,作出針對性的政策,從而增加香港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