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深圳GDP超越香港的解讀
時事短打 鮑渤
今天最多人關注的港聞,是香港的GDP首次被深圳超越。其實這是一個被關注和討論已久的話題,所以有媒體感歎「該來的終於來了」。
雖然還有人以匯率折算的時間不同為理由,辯解「尚未被超越」。但在筆者看來,這種說辭毫無意義,對香港作深層次的反思並無裨益。深圳強勢超越的背後是創新科技。這種澎湃動力,是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香港所沒有的。就憑這一點,在可預見的未來,深圳作為大灣區經濟總量「一哥」的地位固若金湯。
舉一個例,香港的GDP多年來在2%至4%之間徘徊水平,一河之隔的深圳去年在中美貿易戰的陰影籠罩下,總部都在深圳的「科技雙雄」中興和華為都被美國打壓的情況下, GDP仍維持7.6%的高速增長。
深圳簡稱「鵬」,故稱鵬城。自古是小漁村,建城於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也是中國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有網民形容深圳的逆襲和彎道超車,是「世界上最勵志的故事」。筆者早年在深圳政府部門工作,長期穿梭深港兩地,可以說「大鵬展翅,一飛沖天」的見證者。
按照鄧小平當時的設想,是以香港為窗口招商引資,說白一點就是「師承香港」,從學徒做起,多年來對香港這個大師傅只能「仰望」。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筆者曾經在晚上站在一片漆黑的深圳河邊南眺,但見邊境另一面山上的天空一片紅光,初時以為是山火,後來才知道那是資本主義花花世界不夜天映照下的紅雲。那些年,皇崗口岸開出來的香港貨櫃車川流不息,拎著皮包「跑馬圈地」的港商多如過江之鯽。香港在1990年曾經佔比中國GDP 20%,幾乎超過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經濟大省的總和。那是香港最黃金的歲月,也是港人自信心最「爆棚」的時候。
這個世界真是變化太快,多年前還要仰仗港商鼻息承接「三來一補」訂單的深圳,一個華麗轉身已蛻變為中國矽谷,快得令許多港人未能反應過來。騰訊、華為、生產電動車的比亞迪、無人機的大疆、華大基因在深圳如雨後春筍。美國波音公司的老對手空中巴士,也把亞洲區唯一的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反觀香港,在互聯網經濟興起之初,頗有戰略眼光的董建華提出建設數碼港,最後卻變成一個地產項目;其後的矽港,依然沒有做成。香港早在回歸的時候就開始支付「八達通」,那年頭騰訊支付之父的馬化騰,恐怕還剛剛上大學。
深圳風雨兼程、一路趕超的背後,是「敢為天下先」的產業成功轉型,對香港如何破解經濟過於單一化的迷思,應有深刻啟示。深圳GDP今時今日對香港的反超,意義遠非數字的超越,更是發展思維模式的超越。舉個例,深圳2017的R&D研發投入佔GDP的4.13%,香港僅佔GDP的0.8%,比率遠低過深圳,總額更只是深圳的大約八分之一。說起來匪夷所思,香港對科創的投入,比內地的「落後城市」安徽合肥還不如。
深圳是香港唯一接壤的大陸城市,不管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唇齒相依。這兩個城市以GDP為主線,完美演繹了「龜兔賽跑」的故事,值得所有參與者和觀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