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深圳不服輸 香港不介意

2020-10-19
 
AAA

sz2.jpg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並發表講話,對於深圳成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形容「深圳是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采演繹」,「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礡偉力」。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40年的砥礪奮鬥,深圳由一條小漁村華麗轉身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創新城市。2019 年深圳的GDP 達到2.69 萬億元人民幣,已經超越香港。深圳被譽為全球最年輕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更形容,全球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跡」。

這個「深圳奇跡」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生動縮影,深圳是由中央親身打造,從無到有建設出來的城市,通過逼出來的改革,放出來的活力,摸出來的市場,成就一塊血氣方剛、活力四射的試驗田。這次中央隆重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既是肯定深圳的成就,也是向全世界證明中國道路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尤其在當前民族復興大局與世界百年變局疊加的形勢下,中國再度對外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就是表明不走回頭路,不走「閉關鎖國」之路,意義更加重大。

深圳所取得的成就,與深圳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密不可分,其中作為深圳精神圖騰的「拓荒牛」,其低頭拱背、奮力向前形象,自有一股不服輸的倔勁,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勇闖」而「善闖」,帶領深圳由小漁村變身為大都會。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其所遇到的困難阻力並不會較其他大都會包括香港少,但就是憑著不服輸、不認命的精神,從一個小漁村「逆天改命」。

香港與深圳「兩城記」,有競爭有互補,但在深圳踏上新台階,準備迎接新一輪改革開放之時,香港又如何?這邊廂反對派留任後繼續在立法會拉布,阻撓施政;那邊廂特首林鄭月娥接受《深圳衛視》訪問時,更表示不太介意被指深圳的GDP已經超過香港,因深圳人口、土地等各方面都比香港豐富。

早前她亦預告,由於香港公共財政情況非常嚴峻,新《施政報告》將不會再有很多須動用公共財政的新措施,市民不要期望過高。固然,特區政府有自身困難,之前的大手紓困已經用了不少公帑,但香港當前正面對疫下何去何從的問題,市民不只希望派糖,更希望政府帶領香港走出困境,怎可能對《施政報告》不抱太大希望?

深圳人口、土地都比香港豐富,但不代表香港可以「不介意」被超越,這種「不介意」如果聊以自慰,並沒有多大意思;如果「不介意」是因為政府面對困境無所作為,這樣問題就更大。當前香港不需要一個「看守政府」,公共財政壓力大可以適度撙節開支,但卻不能因此放棄對未來的規劃。深圳的成功在於不服輸,希望超越香港,某程度這也是一種推動力,深圳仍在自強不息,香港怎能認命?

2017年,剛上台的林鄭特首在出席香港經濟峰會上,對於外國把香港和西方成熟經濟體看齊,認為香港只能獲得2%的經濟增長,林鄭特首直言「不甘心」,自己會運用國家政策和本地優勢,追求更多經濟成果。3年過去,香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或許已經回不了過去的日子,但不論未來如何,發展依然是第一要務,香港不能忽略發展,不能放棄競爭心態,更加不能「認命」。

本月下旬,十九屆五中全會即將擘畫「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深圳早已作出了周全準備把握機遇,香港怎能落後於人?香港要成為大灣區核心城市,對於經濟增長怎可能不介意?現在看來,《施政報告》延後並非壞事,至少可以讓特區政府因應國家最新戰略在施政上作出配合,但更重要的還是特區政府必須有不甘心的心態,要有突破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決心,而不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大灣區的涉外律師事務,可謂好處多多,開放性更大,包容性更強。利用港深平台為機構和個人打官司,為民眾解難消災。涉外律師們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辦案,是不同法律制度下的中介人。從6月28日開始啟用的跨境律師,一個把月,已見業務開花結果。

    冰凌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