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柏濤:科企應參與多點扶持初創及年輕人
近年初創發展越來越蓬勃,筆者與友人創辦的STEAM 學院也看到年輕創業氣氛越來越好,不時與同業一起交流意見和心得。著實創業不易,最主要面對資金和人才。參考美國、新加坡和韓國的經驗,其實政府、科技巨企和私募基金可以把融資環境弄得更好,讓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放膽嘗試。
很多畢業生都會面對艱難的決定,有理想和意念,應否畢業後創業,還是保守點在大企業打工。另外,也有不少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想辭工創業,但考慮風險、前景,大多選擇留在舊有的崗位上。
即使政府不停鼓勵創業,到大灣區發展,最關鍵的是初創文化在香港依然落後。筆者有大學同學在美國發展,本科畢業後考進了Paypal,然後工作幾年後出來創業,與友人設計了一款配對公司與畢業生的程式。及後獲得知名的科企收購,與股東和創辦人拿了幾百萬元。之後他再創業,成立了另一間初創,租下了偌大的辦公室和聘請了當地畢業生和工程師,最近還打算回港設立分部。不過他分析得很對,在香港他絕不會走上創業的道路,因為不少企業的人力資源都不會也不懂得衡量年輕人創業的經驗。反之,在歐美科企,創辦人到營運部門的高層,不少都有創業的歷練,也懂得需要的膽量和幹勁。
第二、歐美創業文化比亞洲好,因為舊經濟和資金願意投入高風險的初創,期望從中獲得中長線爆炸的升幅和利潤。但是環顧香港,並未見有極大規模的融資,也沒有聽過太多成功的初創企業。近幾年,最多只有幾間被內地資金收購和入股的公司,但遠不及歐美和東南亞的情況。放眼新加坡,當地不但引入了Uber,也有Grab和GoJek,不但激活了當地交通和乘車體驗,也帶動了新經濟發展和為當地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科企都租用了甲級商廈,提供的工作機會和環境比傳統的投資銀行,會計,律師樓更理想。
第三、商界與學術界的交流仍然欠奉。除了一些高端的醫療科技,或是通訊工程等,其他不少的專業領域,都沒有得到私人市場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反觀新加坡有AStar,Spring Singapore在努力發掘學界的研究,鼓勵年輕人創業並加以扶持,這些都是香港以至大灣區各個市政府應該學習和參考的。
友人今年有份幫忙國際創客節,集合了不少資金和相關人員,政府和業界不妨多舉辦類似的活動,讓下一代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