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 拒絕上學焦慮個案增  隨時「谷壞」!

2019-04-17
 
AAA

shutterstock_1034156419.jpg

 香港學生功課壓力大、休息少,但真正關注的家長又有多少?「望子成龍」的心態又令多少學童飽受壓力?瑪麗醫院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童放學後平均要用三至四小時做功課及溫習,近半小朋友的睡眠時間少於八小時。有精神科醫生指出,過分催谷令近年小學生焦慮個案持續上升,長此下去對下一代只會百害而無一利。

 社會福利署早於2015年推展《家校同行•快樂孩子約章》計劃,旨在透過家校合作改善小學生的精神健康。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跟社區協作夥伴去年七至十二月就約章內容及推行情況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港島中西南及離島區18間小學的學校代表及2,038名家長。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受訪學校代表及家長均認同約章理念,並一致認同「父母關係」對子女的精神健康尤其重要。

 Photo 1_副本.jpg

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表示,小學生每天應睡眠十至十二小時才足夠,睡眠不足會令生長激素及其他內分泌失衡,導致情緒變差。近年拒絕上學及表現焦慮的小學生個案有上升趨勢,家長應適當調節自己的期望,顧及小朋友的感受避免過分催谷,令子女徒添壓力。陳醫生說︰「當年本港推行小學全日制的理念是減少家課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功課,似乎跟現況不相符,建議相關部門及學校參考調查結果,調整功課量及考測次數,亦建議家長予以配合,避免「得閒就學多啲嘢」的想法,為子女添加額外作業及補習班。」

孩子密密麻麻的時間表中,閑暇時間往往被忽略。約章建議每天騰出一小時以上讓子女自由編排活動,給予空間無拘無束地玩樂,有助發展個人長處和興趣、培養創意、抒發情緒和壓力。陳國齡呼籲家長盡量安排每週至少半天家庭活動,親近大自然,一家人舒展身心之餘亦有助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她認為,良好的精神健康需要從小建立,希望透過推廣約章,加強公眾教育,為學童創造理想的成長環境,培育出自信、自主、快樂的新一代。

 

相關文章

網上平台助學童紓壓見成效 目標三年內百校參與 

 

01200000028182136324394030963_s.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