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理大副校長:大灣區擬開分校主攻應用科研
本港土地匱乏窒礙大學發展科研,近年多間院校相繼落戶內地,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接受《思考香港》專訪時表示,理大正在大灣區覓地興建分校,將主打藥品研發、飛機製造及維修、軌道交通、智慧城市等科研項目,招生對象包括內地及香港學生,希望兩地人才互補。他透露計劃仍在起步階段,不過「國內的發展時速很快,我猜半年內會有些東西聽到、看到。」
分校遠近非最重要 中港兩邊需互補
強項是應用科研的理大,近年積極成立多所實驗室及研究中心,例如與波音合作的航空服務研究中心,以研究飛機維修科技為主,配置多組大型儀器。衞炳江指,本港校園已不敷應用,「同事不斷要求要多些地方:『我冇地方發展喎!』但我們學校位處紅磡,有地型限制,這個是好大問題。」
香港院校相繼在大灣區「插旗」,例如港大深圳醫院、中大深圳分校,科大亦已宣布在南沙慶盛設校。衞炳江指理大「第二校園」的選址遠近(距離本港)不是最主要考慮因素,「有些地方現在可能未有軌道交道,或者有,但班次不頻密,這只是現時狀況,過5年、10年可能不同了。」反而要了解當地政府有多支持起動創科,是否願意提供配套支援。
衞炳江認為,將來到大灣區校舍讀書對香港本科生是很好的機會,但亦明白不是人人都願意北上就學,所以學校亦不會強迫,「會提供一些誘因給他們上去體驗一下」;另一方面亦會吸納國內人才,包括遊學生及科研人才,「不是說找一塊地,搬一半(香港)上去,希望發展有互補。」
香港科研「被迫上游」 如何扭轉局面?
香港科研強於上游尖端的研究,但下游生產及商品化成果相對較弱。衞炳江認為亦與土地限制有關,本港地方太小,許多時根本用不著自己的科研成果。「我們是迫著上游!」他以自己的專長──光纖通訊為例,「我以前做長距光纖通訊,跨越太平洋1萬公里,跨越大西洋7千公里。香港最長(海港)只有50公里,那我便不用做了?香港沒有人會用我的東西。對我而言,我做出來的科研,如果這裡不需要,就唯有出文章。」
「嫦娥四號」探月工程採用了理大的科研成果
直到近兩年,國家大力發展創科,推出大灣區規劃,香港政府亦響應,整個科研生態才有改善。衞炳江形容科研是「看世界、看人類」的,眼光要放得更闊,多和不同國家合作才有出路,「你做飛機維修、飛機製造,上太空,如果不與中國合作,我們的教授怎樣去太空呢?(指理大有份參與國家登月及火星任務)我們做的技術未必是最前衛、最尖端,但是國家需要的,有需要就有feedback,那你就可以繼續做你的科研,不斷做便會領先。這個(生態)是以前沒有的,現在才開到出來。這個生態還未算很成立得到,但我見到將會出現,我們是很興奮。」
發展再工業化不一定「前鋪後居」
至於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再工業化」,衞炳江認為「穿膠花」年代一去不返,「高增值」工業配合創新科技發展,例如飛機維修、精密加工、藥物研發等才有發展空間。
香港推行工業亦再非一定沿用「前鋪後居」──在香港搞科研,在內地做生產。
首先現時內地生產成本亦不便宜,除非是大規模生產才有明顯優勢;再者香港製造具品質保證,一些產品留在本地製造比國內更好。衞炳江舉例,做藥亦是製造業的一種,目前全港共有4款本地研發的藥物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臨床測試,理大全部都有參與,「不是所有東西都大規模生產,例如做藥,信心、品質控制很重要。」
他形容再工業化的土地需求是「雞與雞蛋」的問題,「如果再工業化的情況做得比較好,有些項目可以『落地』讓政府見到,我不排除政府將來可能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可能以優惠價錢(招租)給業界去做。」
「過河」資金少難管理 盼成立獨立機構管理
除了土地,資金是本港發展創科另一大問題,中央去年批准「科研資金過河」,在港的十六家國家重點夥伴實驗室及六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香港分中心,已分別獲得100萬元人民幣的研究經費,當中理大亦有份。但衞炳江指除此之外,「過到河」的資金有限。
「(理大拿到的款項)我印象不多,以百萬計,不多於一千萬。首先,可以申請的項目不是太多,所謂資金過河,並非所有內地項目都可以申請,只是特定項目可以申請。」據了解,國家科技部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現時共有9個重點專項開放予香港申請,衞炳江希望未來可以開放更多。
另外,他指出中港兩邊的會計情況及做事手法都有很大差別,但現時卻未有清晰的資金管理機制,究竟是跟內地一套,還是跟香港一套?他舉例,內地人做事強調有「發票」,但原來發票跟香港的「receipt」(收據)並不一樣,香港人對此根本沒有概念,「很多這些細節是跟哪一套?最簡單是兩套都做,但會搞到香港這邊很亂。」
他贊同有意見指,國家資金過河後應交由本港特定機構管理,「給創新科技署或UGC(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甚至成立一個新架構,專門管理內地下來的經費,現在可能覺得『殺雞焉用牛刀』,不是太多錢而已,但我希望將來很多科研經費到港,以億、十億、百億計的經費,如果是這樣,成立一個體系專管這筆錢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