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醫委會新方案雷聲大 雨點小
經過連月來的反覆討論,醫委會終於在爭議聲中,通過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雖然現時的方案屬眾多方案中限制最寬鬆,但是整個引入海外醫生的制度仍是充滿關卡,根本不能解決本港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醫委會主席劉允怡教授亦指出現時方案不吸引,更引述醫學會前會長蔡堅稱,新的制度不會吸引多過10個海外醫生到港執業,反映近月所引發的討論,既非治標,又未能治本。不過,這場爭議卻揭穿醫學界保護主義的真面目,更令社會反思引入海外醫生究竟是關乎政治民生議題還是與專業自主有關。
專業自主權力過大
醫生作為社會精英,治病救人,肩負守護病人健康福祉的重責,往往備受大眾尊重。他們所擁有的醫療知識,並非常人可以理解,因此由業界在專業領域自我監管,屬無可厚非之事。不過,專業自主的界線劃分,或是業果自我監管權力應該有多少,正是我們今天應討論的議題。根據現時條例,醫委會獲賦予權力處理本港執業醫生的註冊和紀律規管事宜,任何人士要成為醫生,須通過醫委會的考核,而醫委會也擁有權力調整考核的機制。醫委會委員有三分之二是醫生,當中16名委員由醫生業界選出,自然代表的是醫生的利益。醫學會會長何仲平亦坦言,他們須向選民負責,反映他們的決定要考慮業界利益。在引入海外醫生,增加醫護人手的議題上,業界利益顯然是與公眾利益有落差。
正所謂「物以罕為貴」,大量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可能會影響本地醫生收入。業界為引入海外醫生設限,維護自身利益,實屬正常不過,但卻與解決醫生人手不足的公眾期望背道而馳。造成今天的局面,政府應檢討醫學界在強調專業自主以外界線。
政府應主導引入海外醫生政策
實際上,增加醫護人手是一個政策問題,影響每一個市民的福祉,政府在增加兩大醫學院的學額外,更應在引入海外人手上有更大的自主空間。作為增加醫療人手在把關者,醫委會委員的執業醫生本身已仍在巨大的利益衝突,令引入海外醫生寸步難行。在制定引入海外醫生政策時,政府應參考業界的意見,訂立一個可以確保海外醫生質素的機制,但應手握最終決定權,以免讓業界利益凌駕公眾利益,造成今天的局面。
翻查資料,過去五年共有299人透過考試和實習取得正式註冊資格,但只有19名海外專科醫生申請只做半年實習,顯示大部分海外醫生都沒有專科資格,再次反映現時制度極為不吸引。如果政府不改變現時的權力劃分,收回醫委會部分權力,要推動為增加海外醫生拆牆鬆綁的政策,如參考新加坡的學院名單制或引入免試機制,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恐怕只會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