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匡:醫委會改革 醉翁之意在私營監管

2019-06-17
劉國匡
時事評論員
 
AAA

doc1.jpg

近日,醫委會終於通過放寬「海外醫生」的臨床實習要求,增加在醫管局﹑衞生署或兩間醫學院任職三年取代實習的選項 。儘管只「捆綁」三年,亦有望能略為填補公立醫院困擾多時的人手問題。

海外醫生不願做公立

其實醫管局一直以來也有聘請海外醫生,直接以「有限度註冊」來港執業。但可能因工作壓力太大,「海外」 同樣面對人口老化和醫護人手短缺等種種因素 ,一直乏人問津:根據時任食衞局長高永文2017年在立法會的答覆 ,當醫管局在「醫生短缺人數達約300名」時,只有12名「有限度註冊」醫生在醫管局服務。 反而是可立即私人執業的「正式註冊」資格,一年已可過百人投考,及格者亦有40 。

由此可見,今日願意來港的「海外醫生」,主要是希望來私人執業。但香港私營醫療市場吊詭的地方是,當大部分海外醫生都是希望私人執業時,市場上其實相對醫管局而言,未算太缺人手:今日病人預約私家專科,新症往往只需輪候兩三天,與醫管局兩三年的誇張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老人看病 不求早日康復 只想控制成本

另一邊廂,「人口老化」令到在比例上,越來越少香港病人會想自費去看私家。因為退休人士收入下降,同時因年紀增長,病情複雜性往往較「十八廿二」的後生仔高,復元所需時間更難預算。所以老人的治療目標,往往是以最低成本控制病情,而不是青年或中年人,希望付出額外代價,用錢買更快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換取「早日康復」那種概念。

而今日醫療需求的增長重點,由始至終都是來自老人。 所以2009年,政府已推行長者「醫療券」,希望以公帑資助長者,把他們疏導往私營市場求醫,順便以醫療劵的使用數據,監管現時零散、小規模執業﹑透明度低的私家醫生收費。

私營監管須加快改革 勿辜負大眾期望

隨著大灣區規劃,國內病人對香港私營醫療的需求,今日已在快速增長。但不論中港病人,其實大家所信賴的,並不是個別香港醫生的「良好品格」和醫術,而是信任香港的制度,信任香港社會對醫療行業的監管。 

可是,正如筆者前兩篇文章所述,現行監管機制和規模,特別是執業後紀律處分的架構,缺乏阻嚇力,早已落後於時代。今後需要逐步加快改革,例如儘早建立筆者早前提出較嚴格的「海外醫生紀律和牌照分流監管」機制,然後才可讓大家放心,去談進一步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條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的第二層醫療(secondary care)或以上的醫療服務以專科服務為主。

    周尚明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