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寧:免費報紙的「下半場」

2019-10-04
丘寧
資深傳媒工作者
 
AAA

news1.jpg

兩個月前,創刊24年的瑞典《都市日報》(Metro)宣佈停刊,並解散整個編採團隊;兩個月後,早已不屬於瑞典母公司的香港《都市日報》宣佈,不再於港鐵站內派發,結束逾17年的「地下生涯」,並且將會由日資公司入主,未來的定位也有新路向。瑞典《都市日報》與香港《都市日報》本是同根生,但如今各自進入「下半場」,且看在這個資訊多到睇唔哂的年代,免費報紙的路將如何走下去。

過去廿多年,全球絕大部份免費報紙的營運概念都是來自《都市日報》,該報絕對稱得上是免費報紙的一代宗師,其最高峰期曾在21個國家逾100個城市,發行70個版本。但據報,瑞典《都市日報》過去幾個月不斷裁員,編採人手已減至只有大概10人。8月宣佈停刊時,其老闆表示,會繼續營運《都市日報》網站,但該報不會自聘記者進行採訪,改為向外購買新聞,因此餘下的編採人員以及整個廣告營業部全部裁員。

香港《都市日報》的軌跡其實與瑞典《都市日報》相若。2002年4月,《都市日報》在香港面世,在港鐵沿線免費派發,是香港第一份免費報紙,但起初並不被市場看好,原因是內容太簡短,缺乏獨家、深度內容。結果三年後的2005年,星島(1105)和中原集團老闆施永青齊齊加入市場,分別推出《頭條日報》和《am730》兩份免費報紙。高峰時期,香港至少有7份免費報紙存在。

不過一部智能手機,除了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更令多個行業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傳媒業可算是最受影響的頭幾位。

事實上,香港《都市日都》近年已經歷多次股權易手,商人黃浩於2013年入主後,至2017年以作價4億元出售資產予本地證券公司,再至今年初,又傳出賣盤消息,有指日資公司已收購《都市日報》控股公司都市新聞多媒體25%權益。

周三,《都市日報》社長李永康向員工發佈內部通告指,收到日本買方通知,已確定全面收購都市新聞多媒體及《都市日報》,並於本月內確定所有交收及重組細節,預期交易在11月底前完成;同時,該報不會再於港鐵沿線站內派發報紙,將重新規劃地面上派發點,而網絡版業務則會持續,並加把勁把網絡版發展成網上新聞及消費資訊平台。

筆者實在好奇,香港今時今日的經濟環境,究竟何以吸引到一家日資公司購入一份免費報紙?《明報》引述李永康稱,《都市日報》將來會提供消費、旅遊等資訊,並且會以目錄形式,讓讀者找到更多日本商品資訊;網絡平台則提供更多文化娛樂、旅遊資訊,甚至銷售日本特色產品,及可瀏覽片段;更有趣的是,該報計劃聯同積分公司合作,推出積分換購計劃吸引會員,銷售的商品包括水果、清酒及其他日本產品。筆者估計,入主《都市日報》的公司未必與傳媒有關,反而有機會與零售業有關,藉著《都市日報》與其本業產生協同效應。

至於瑞典《都市日報》,該報表明未來不會再以新聞為重心,改為主打付款評論文章,即大家可以付款,把自己的評論文章放在《都市日報》,似是一個文宣平台。

且看免費報紙的路還能走多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