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抗爭在國慶後進入頹勢?

2019-10-09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F1.jpg

國慶日,香港暴力激進分子多處縱火,投擲汽油彈,沖擊政府機構,毀壞公共設施,毆打無辜市民,用腐蝕性液體、汽油彈、鐵棍、錘子襲擊執勤警察;政府宣佈訂立《禁止蒙面規例》之後,暴力更加升級,有系統地攻擊地鐵、中資機構,以及「藍絲商戶」,不同政見市民遭圍毆「私了」,整個城市幾近癱瘓。

重陽假期結束,港鐵週二(8日)有13個車站仍然關閉,造成交通大混亂。自稱「和理非」的林先生致電電台,表示過去曾參加反修例遊行,現時對示威者更感憤怒,「以往乘港鐵外出只需半小時,但現時卻需兩小時」。前民陣召集人楊政賢在Facebook上發布貼文,指自己「淺黃」的母親亦不認同激進示威者的「裝修」行動,一幕幕的破壞場面令她「不知道如何可以理直氣壯地支持」。

這是最後的瘋狂嗎?持續四個月的激烈抗爭,在國慶之後是否失去民意支持,進入頹勢?

反對派和示威者的如意算盤,是七十大慶要「玩鋪勁」,不僅讓北京顏面全無,而且要逼其出手,從而「攬炒」,令北京陷於國際孤立,由此脫中或者達到「雙普選」。之前三個月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在這天掀起高潮。

北京也確實曾經希望在十月一日之前搞定香港亂局,以免影響國慶的氣氛,但後來發現亂局雖然令國慶蒙塵,但並沒有影響國內政局,民眾絕大多數持反對態度,反而更加團結。因此,國家從維護「一國兩制」的戰略高度出發,決定任由香港自生自滅,免予歐美口實。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指出,香港目前的局勢並非由中央所導致,「如果走錯一步,會使事情更加糟糕。我認為他們對此很有意識希望港人能夠自行解決問題。」

本來反對派將國慶視為運動里程碑,但北京仍然只是動嘴不動手,他們想像中的「高潮」無法實現,運動顯然已經缺乏動力。他們借《禁止蒙面規例》再瘋狂一把,但無底線的破壞開始讓一些「和理非」怕怕,而且已經影響到民生。

被視為「禍港四人幫」之首的黎智英亦擔心運動朝著更加暴力血腥的方向發展,呼籲示威者要冷靜思考,聲稱造成重大傷亡將「陷這運動於不義」,「現在不是硬拚的時候」。如此口脗,與不久前他還在宣稱「年輕人準備去死」可謂大異其趣。

無疑,如今民意已經出現鬆動,民主派亦擔心暴力失控,但必須承認,拐點雖然接近,還沒有出現。在民主派眼中,「暫緩」乃至「撤回」修例都是勇武派努力的成果,如果割席道德上有虧欠,將面臨千夫所指。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近日接受報刊專訪,表示暴力抗爭不能解決問題,希望示威者冷靜下來。但見報當天他就在社交媒體否認曾說此話,大概就是由於受到內部壓力。

另一方面,經過四個月的洗腦,黑衣人已經成功劫持公眾。比如,一群黑衣人近日破壞長沙灣一家酒樓,有女茶客受驚痛哭,一名示威者向她送上紙巾,這種行為竟然受到歌頌。因此,即使地鐵停駛,也會有一些人為示威者開脫,將之歸咎於特區政府和警察。

這些人的的邏輯,翻來覆去就是「我們沒有退路了,回不去了」「都是被政府和警察逼的。」「死物我不心疼,城市毀了可以重建,但是人死不能復生。」「他們(勇武派)是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沒有人是完美的。都是一家人,我們不會背棄任何一個。」「你說暴力解決不了問題,那請問你有什麼solution?」……

不見棺材不掉淚!只有香港經濟大規模下滑,出現失業潮、減薪潮,西方國家也開始對香港失去興趣,市民才能醒悟過來,這場運動方能逐漸平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