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地理資訊系統可連接四方網絡

2019-12-05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GIS1.jpg

有人認為地理資訊系統(GIS)好像人體的神經網絡,可連結各方數據,以實時資訊協助決策者迅速掌握事情的全貌,並了解箇中的關聯,方便作出及時的應對,尤其在複雜的事件如全球暖化、疾病傳播、天災、交通和社會變化等,更是大派用場。

去年6月,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13名球員和教練被困清萊睡美人洞事件,引起全球關注。當時足球隊能夠逃出生天,有幸得到全球數以萬計的志願者支援,包括泰國軍人、海軍海豹潛水員和民眾,以及來自中國、日本、印度、澳洲、芬蘭、荷蘭、英國、美國等的洞穴潛水員加入救援行列,同時,還有賴當局利用GIS整合和分析資訊,製成3D數碼地圖,連結地面和洞內的世界。

要探索洞穴那樣廣闊的環境,並要統籌眾多的支援人員和物資,便需要完備的地圖。泰國礦產資源部(DMR)在救援初期已邀請泰國Esri的GIS專家創製一系列地圖,評估少年隊的身處位置。地圖小組搜集前人記錄的洞穴資料,又在洞內1500米深的地方設置感應器,以採集水位和氧氣量的實時數據,配合洞外天氣感應裝置,製作3D地圖,詳細羅列洞內縱橫交錯水道的資訊。為了讓潛水員得以安全地執行任務,還創建一個「數碼分身」(digital twin),模擬在不同情境進行救援,從中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全球可上網的裝置越來越多,包括各種智能器具如手機、智能手環、家電,以及不同類型的感應器,去年可連接的物件已接近180億件,估計今年底更會直逼200億。這些裝置發出及接收龐大的數據,若我們能夠善用GIS軟件組成一個智能神經系統,把這些數據以地點連繫起來,便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它可以成功救出少年足球隊的全體成員,便是能夠打通戶內戶外,連接地面地底的最佳例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地理資訊系統(GIS)可把數據進行高效整合和分析,然後以圖像顯示分析結果,有助全面決策,並方便與不同受眾溝通分享,可謂結合地理空間知識、統計、數學算式和模型的重要工具。
    我期望教育當局能將GIS加入STEAM (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中,豐富年輕人的解決問題能力,增強他們的地理空間智慧,為建設更有智慧的未來而努力。

    鄧淑明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