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增社會政治基礎:一年一個百分點,22年就是22個

2019-12-24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
 
AAA

HK1.jpg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回歸20週年慶典講話,總結了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4點重要經驗,包括,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準確把握「一國兩制」正確方向,強化「一國兩制」使命擔當,以及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

筆者對比港澳回歸之後的不同經歷,對築牢社會政治基礎這一點,感觸尤深。如所周知,香港反對派與建制派力量之比,一直在六四之間徘徊,建制派好的時候可以達到四五多些,但是始終未能與反對派打個平手。對比澳門,便知道香港輸就輸在社會政治基礎差。

筆者很早就提出過,如果扎扎實實做好基層工作,建制派一年能增加一個百分點,回歸22年就增加22個百分點,那麼,現在香港藍黃之比就不是輸,而是贏,是倒六四比了。那麼,建制派還怕打選戰嗎?什麼區議會、立法會,還有特首選舉,都沒有問題了。還有,「五十年不變」的問題,也不是沒有問題了嗎?

習近平這次藉澳門回歸20週年,首次提出「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的概念和課題,要求始終築牢這一社會政治基礎。筆者認為,這對於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是一項千秋萬代的戰略性基礎工作,是值得香港人深思,也是香港特區一國兩制重回正軌的重要的努力方向。

澳門回歸20週年喜慶,與香港依然須將止暴制亂放在首位,形成鮮明的對照。香港在一國兩制實踐中落後於澳門,固然有國際的、歷史的、內部的複雜的因素,不可一概而論,但是,僅從社會政治基礎看,不得不承認香港大幅落後,而香港這次動亂的基礎原因也的的確確須從此深思。

對比香港,筆者感受最深的是,澳門市民在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方面遠遠強於香港。應該承認,香港回歸在前,澳門在後,澳門較易吸取香港的教訓。例如,香港基本法對於香港人的定義有不嚴密之處,致使香港終審法院1999年就居港權案判決過於寬鬆,給香港帶來可能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壓力,全國人大常委會不得不終第一次釋法。之後,澳門基本法便吸取經驗,對澳人的定義較為周延。事實上,澳門對維護國家安全的23條立法,以及特首選舉的立法,也都因為是後手可吸取香港的經驗。

但是,澳門在回歸後實踐一國兩制做得好,也不是因為事事在後吸取教訓,他們本身更主要是在把握「立一國之本,揚兩國之利」這個根本原則上,在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上,確實很多方面都走在了香港全面。事實上,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不是自發產生的,澳門和香港一樣都有「去殖民化」的艱難工作要做。對比之下,高下可見。香港這次動亂中有六千多人被拘捕,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大中學生佔了四成多,而且有80多名教師或教學助理被拘,不得不承認香港的教育是出了問題。尤其是相當部分回歸後才出生的年輕人,竟然舉起美國旗英國旗、崇美崇英而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對此,澳門的青少年會和珠三角的同齡人一樣感到不可思議。

筆者到澳門參加研討會時得知,澳門回歸後構築了一個多元立體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2006年澳門制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從法律上確立愛國主義教育目的,組織編寫適應澳門區情、適合澳門青少年教材,並與內地合編教材推廣使用。在2007年開始,規定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都要參加一期「國防教育營」。這種類似內地學軍的活動,是移步到鄰近的中山市國防教育基地進行,大大增強了澳門學子的愛國和國防意識,也提高了紀律性磨煉了意志。十多年來,這也成為澳門愛國愛澳教育的品牌。澳門還設立「青年教師中華傳統文化及國情教育計劃」,以活潑生動的形式提高他們的民族國家認同感。另外,澳門還設立基金資助澳門幼兒在鄰近內地城市受教育。也許,澳門的教育形式香港未必可以照搬,但是澳門教育界重視回歸後「去殖民意識教育」的精神則是香港所缺乏的。尤其需要譴責的是,香港回歸以來不少老師不但沒有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國民教育,而且自身對中國歷史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知之甚少,更多接受西方社會對我國及執政黨污名化宣傳,並對學生的教育扭曲事實,破壞尤深。

值得強調的是,強化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需要有厚實的物質基礎,否則教育成為空頭政治,空泛化。澳門的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強,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澳門市民回歸之後獲得感強。澳門回歸20年,是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漫步澳門街頭,遊人可隨時感受到澳門人愉快的情緒。澳門人回歸後的收入水平增長幅度超越香港。一句話,澳門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超越了香港。香港這次發生暴亂激烈程度高持續時間長,原因是複雜的,多方面的,有國際和台灣的背景,但是各種的外因都是透過內因起作用的。內因是什麼?筆者認為,基礎性的因素是香港一般市民尤其是青年回歸後的獲得感不強,反而是受到樓價高得無法接受以及向上流動的機會渺茫的雙重煎熬。加上,香港長期國民教育的薄弱,助長這種不滿情緒的累積及疊加,自然容易受到反華抗中以至分離主義思潮唆擺,而走上街頭成為反對力量以至發展到暴力破壞行為。故此,香港要重回一國兩制正軌,須在深化社會政治基礎上迎頭趕上。此事不易,但是難也要做。問題在於,誰去做?怎麽做?未來治港要深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特區政府對於英國等國通過舉辦所謂「香港媒體自由」活動,肆意就香港特區保障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的情況大放厥詞和汙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及反對有不同海外機構和媒體就涉及黎智英的相關案件所採取的執法行動及法律程式,作出誤導言論和抹黑,認為有關言論是對香港特區內部事務和香港特區法院行使獨立審判權「作出公然的政治干預」。

    楊莉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