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港人亂在肺炎蔓延時
「這次經歷搜尋口罩,真的令我感到自己如同活在第三世界。香港沉淪到如此地步,椎心泣血,我難言喻。」一位任職香港某公共機構傳訊主管的好友,在面簿上寫下了血的控訴。
她續寫:「為何眾(港府高)官踏着忙亂的腳步,仍然無法擬定略具策略性的求助方法,老百姓疲於奔命,怨恨難舒。」
「當然,能撫慰心靈的從來都是仗義的友人。看到那些市民互助新聞,教人在寒冬也感溫暖。」
這位好友算不上是藍絲,但肯定不是黃絲,一直都是一國兩制和香港高度自治的支持者,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威脅漸趨嚴重,全球出現口罩荒,香港也一罩難求。而港府的表現令人失望,令她的無力感顯現了。
因為,就算她可在家辦公,家中還有長期患病母親、兩名懷孕仍須上班的後輩,泰佣更須每天到院舍探病。港府的指引是必須有口罩才可出街,那怎麼辦?
事實上,衛生防護中心日前才公布,香港至今共確診15起病例,其中兩起病源還不清晰,擔心病毒有機會在社區蔓延。
香港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各自搜尋口罩的故事,每當社交媒體有口罩出售的消息,許多人第一時間湧去,甚至不惜天寒地凍在午夜輪候;有遲來者心生不忿而破壞店鋪,甚至打架。
不少長者為了買口罩給家中上班的子女,寧願整天在商場逛,探知是否有口罩出售,爭取第一時間排隊。結果,商場總是人山人海,專家認為長者這樣做更易累出病來。
有人發現,自己在海外網購或請美國或加拿大的親友空運口罩,遲遲收不到;經查詢才知道原來是包裹到港就放入一間房,沒有輸入貨品號碼,無從追蹤,令貨物像在太空漫遊一樣。
其實,郵政署一直維持寄到香港的Speedpost以急件派遞。這些郵包本來已是急件,但員工見到有郵包上寫上「外科口罩」,就特別用紅字寫上「口罩先派特急」。
可惜,郵局、海關和速運公司同樣缺乏防疫資源,沒人願在沒口罩沒消毒用品的情況下上班,「為何坐辦公室的人有口罩及消毒用品,而空運中心員工什麼都沒有呢?」令人費解。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剛發表了最新一篇的院長醫生周記,以「一個沒有口罩的周末」為題,道出自己「無口罩下外出購買日用品」的故事。
他上周六在家中休息時,發覺部分日用品所剩無幾,打算到超巿採購,竟發現家中一個口罩也沒有!他說,在醫院工作時有足夠防護裝備,但總不能將防護公物帶回家私用,坦言作為普通市民,買不到口罩也無可奈何。
所以,他一家人只能注重個人衛生,減少涉足人煙稠密的地方,經常洗手及盡量避免觸碰口鼻。考慮到自己沒有任何癥狀,最近在醫院也沒接觸傳染病人,過去兩周沒往返大陸,於是當下決定,在沒有口罩的掩護下到超市採購。
其間,街上行人雖然比平日明顯少很多,但陳家亮一路上不斷提醒自己,雙手要盡量避免觸摸公共設施,包括電梯扶手等。但到了超巿後,發現不少人忙於入貨,架上的消毒用品及食糧早已一掃而空。
他排隊付款時,旁人不時向他報以奇異目光;但看到身邊所有人都戴上口罩,他心裡想:「我還是『安全』的吧。」回家後立即用皂液洗手。
同樣是上周六,我親身碰到一個「沒米的故事」。年近90的岳父岳母家中缺米,我立即到超市採購,誰知,貨架上空空如也。我才想起,上周五到住家附近超市購物時,有人竟一口氣買了六包大米,彷彿戰亂即將到來。
正擔心兩老缺糧不知如何度日之際,社交通訊平台上突然傳來他們那內落選區議員的訊息:「若須要購買糧油雜貨,可給予協助。」我立即第一時間登記,本周就可取貨。
兩老感慨地說:「那些黃絲只懂協助醫生護士罷工,同政府唱對台戲,哪像民建聯議員,落選了還記掛住我們。」
一個經常到深圳公幹的朋友告訴我,港府上周宣布局部封關後,前海在上周末冷冷清清。在深圳灣關口,只見寥寥數人,雖實施一地兩檢,也要填寫兩次健康申報。期間,發現有年輕人被勸返深圳。
他坦言,必備的口罩讓彼此真面目隱藏,但同時齊心抗疫又讓深港兩地成了命運共同體。他狠批部分香港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的嚴峻形勢下仍選擇罷工,跟2003年對抗沙斯一役的前輩相比,是完全兩個樣。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