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山遊:樂耕埔至大潭峽
今篇親子山遊文章已是第60篇了,多謝各山友讀者家長一直以來對本系列文章的支持。筆者今次帶大家到香港島另一角落,遊一條差不多純引水道極平緩的路線 – 樂耕埔至大潭峽。
柴灣泳池畔公園草地蓆地野餐
野餐樂
善用公園兒童遊樂設施
樂耕埔,大家可能很陌生。查實樂耕埔位於柴灣泳池附近,部份地圖仍有用此地名。至於這個地方從前是否令人很樂於耕作,則不得而知了。柴灣曾幾何時是一個恬靜海灣,村落在現在柴灣站至環翠邨一帶。讀者有興趣可到羅屋民俗文化館一看當年柴灣區客家居民的生活點滴。柴灣站之前的地方是泥灘淺海,直至柴灣公園的小山丘,是當年的小島所在地。
出發了,由此路上歌連臣角道
歌連臣角道出口
山下小西灣社區
滄海桑田,人口膨脹,港島北岸市區居住地不敷應用,港府最終在戰後50-60年代開發柴灣成工業、住宅區,成為香港島一個新市鎮。現在樂耕埔的位置,可算是當時柴灣最東端邊界,再向東行已是小西灣英軍禁區。
由此樓梯上引水道
樓梯頂沿此小小山徑往引水道
泥路不遠已是引水道
很平緩,非常適合小朋友行走
路況對小朋友沒難度
今次起步點,其實與柴灣站很遠,建議大家坐往小西灣/ 柴灣東的巴士,在常安街下車,前往柴灣泳池畔花園方向。在公園,有草地可讓孩子先蓆地野餐,或同時可讓孩子使用一下兒童遊樂設施。起步點在一度閘後,不要介意,親子山遊父女均是進階山友,喜歡遊走較冷門而又通達的路線。但此人工斜坡相對地好走,有不太斜的鐵梯上歌連臣角道。
可眺望將軍澳
遙望柏架山
部份路段引水道建築在路面之下
此樓梯向上走可往馬塘坳,之後可取道港島徑往大浪灣,甚至逆走龍脊也可
砵甸乍山北引水道牌
抵達歌連臣角道後往小西灣方向行,登上引水道之路口是有幾級的樓梯,不消一會就抵達引水道。如讀者家長認為都是用其他方法抵達這裡較佳,可參考之前【小西灣至大浪灣】一文,龍躍徑與歌連臣角道交界往右轉,也能抵達這引水道路口。引水道的正名是砵甸乍山北引水道,一直通往大潭峽,收集的雨水再沿管道經大潭谷下瀉至大潭篤水塘。
臨近大潭峽,近觀柏架山及山下峰華邨
位於大潭峽一個廢置舊更亭
此引水道景觀尚算開揚,頭段可見到將軍澳對岸之風景,而中段則可看到柴灣以西的柏架山。中途有路可通往馬塘坳 (砵甸乍山與歌連臣山之間的山坳) 往港島徑第八段也可,否則一直沿引水道前行,經過大潭峽懲教所返回石澳道,這裡有9號新巴返筲箕灣。不然,可再沿車路步行大潭道交界乘新巴14號回西灣河。
樂耕埔至大潭峽路線圖 (Powered by Trailwatch)
按:
其實是次介紹的路線是石澳郊野公園最北的邊界,而郊野公園對落的山坡,已發展為多個墳場,郊野公園與生人甚至先人的設施已變得很近。希望家長讀者們不要介懷是次介紹郊野公園與墳場邊陲路線,一來刊登時間是清明時節時間,可能有朋友拜山後想找行山路線。二來,讓孩子早點接觸生命教育,認識人生四苦,再教導他們華人社會慎終追遠的孝道,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課題。三來,因疫情關係,多個熱門的行山熱點已變得熙來攘往,要發掘更多可作散步的路線,以「區區有山行」的方向去尋找,此路線也算是能在綠樹林蔭,景觀開揚的不錯選擇。
注意
此路線未有洗手間,但如有迫切需要,部份位置有分支山路往山坡下的墳場洗手間,但須抱住百無禁忌的態度才行。
伸延閱讀:
【親子山遊 柏架山】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5/10/34285.html
【親子山遊 小西灣至大浪灣】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20-02/28/3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