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一再落空的樂觀預期
特區政府針對內地的14日強制檢疫令,原本到5月7日屆滿,不少人都樂觀地期待,兩地很快可以恢復正常的人員往來。殊不知,香港4月28日就宣佈將措施延長至6月7日。請注意,6月7日也未必會恢復正常的通關,哪怕可能進一步放寬,也不代表可以回到疫情前。
這次疫情一開始,吳桐山就屬於悲觀派,但身邊很多朋友卻屬於樂觀派。這日,我與這些朋友總結一下,由2月起,3個月以來,樂觀派的預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落空的?2月時,我與朋友討論何時復課,沒有人會預期5月復課,大部分都覺得最多3月、4月就必須復課,哪怕疫情失控,也不可能長期停落去。悲觀派的我倒是一早就說,我就讀幼稚園的女兒,如果下學年(9月)能夠上學,我都已經很滿意,時至今日,幼稚園下學年能復課的機會,也就一半一半。特區政府宣佈2月8日起對內地來港人士強制檢疫的時候,很多人發現措施有效期3個月至5月8日,都覺得3個月太長了,香港不可能3個月與內地斷絕往來。當時我就說:我認為5月8日都不會恢復。現在驗證了我的悲觀。哪怕6月8日,延期之後的強制檢疫令到期,政府可能再進一步放寬,但普通人要想重回自由往來的日子,恐怕還要繼續等。
我與樂觀派的朋友說:你有沒有發現,由2月起到現在,對疫情發展,基本上樂觀預期都是不斷落空的,相反悲觀預期不斷兌現。可見大家真的不能對疫情發展太樂觀。由復工、復課、復市,到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基本上都是沿著悲觀預期去發展。
眼下,我們還有一個可能落空的預期,就是疫苗研發。各國專家都告訴你,最快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會有疫苗,但不要忘記,這是「最快」,教育局長一開始還說「最快」4月復課呢。最慢呢?專家可沒有告訴你。事實上,人類從來沒有成功研發過冠狀病毒疫苗,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到現在都沒有可用疫苗。要有疫苗其實不難,但疫苗要有意義,對有效性、副作用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尤其是新冠病毒其實致死率並不高,按照紐約州抽樣調查的結果,大概只是0.5%。如果疫苗研發出來後,發現有效性只是好似流感疫苗一般有7成,副作用明顯,那麼這樣的疫苗你還打來做什麼?
大家生活於2020年的地球都不容易,我也希望下一次,樂觀的預期可以兌現。我只是提醒大家,到現在為止,大家對今次疫情的各種樂觀預期,大部分都落空了。吳桐山是由一開始(1月份)就認為,人類這次對疫情的反應是前所未有的,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的疫情,歷史上試過不少次,但以大規模「去全球化」來防疫,倒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還是那句話:變的不是病毒,而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