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美國從德國撤軍具有里程碑意義
近日,有美國媒體曝光美國總統特朗普已要求國防部在2020年9月前撤走9500名駐德美軍,但德國媒體則披露說要撤離1.5萬名美軍。其實兩者不矛盾,因為撤軍人數據稱是5000到1.5萬之間,9500人也是其中的選項。目前,駐德美軍總數約34500人。同時將限制任一時期派駐德國的美軍不得超過2.5萬人,而根據現有做法,駐德美軍總數最高可達5.2萬人。這項決定是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在特朗普的要求下做出的重大調整。
真實原因就是特朗普商人本色再次體現得淋漓盡致。特朗普長期以來的對德政策因為與默克爾的不合而不斷調整。同時,德國在北約軍費安排上一直不能滿足特朗普要求佔比GDP至少2%的最低限度,同時,特朗普認為「北溪二號」等項目危及到美國利益,絕不容忍,憑什麼不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對此,德國一名國防部高級官員警告說,美國此舉會助長已經蔓延的反美情緒。同時,特朗普政府的撤軍決定遭到一些前國防部高官和議員的批評,他們擔心此舉將進一步削弱一個關鍵聯盟,讓美國的對手獲得機會。
美國在二戰後之所以要在德國駐軍有多層含義,同時,德國也是「冷戰」的重要親歷國和見證國。一方面,派遣美軍常駐德國就是擔心納粹思想死灰復燃,二方面就是把德國作為與蘇聯對抗的最前沿和北約的最前線國家。為此,美軍在德國部署了很多重要的軍事基地,同時德國也是美國在歐洲大陸進行軍事訓練的主要樞紐,主要軍事基地包括在格拉芬沃爾及霍恩費爾茨的訓練基地,以及駐歐美國空軍、陸軍總部。同時,德國也是美軍非洲司令部的臨時棲身地。因此,如果美國從德國撤軍則具有里程碑意義。
客觀來講,蘇聯解體,華約解散,蘇聯威脅已不復存在,俄羅斯對德國不存在領土威脅,反而與德國是很好的合作夥伴,目前存在主要分歧就是克里米亞歸屬問題,但德國堅定認為俄羅斯不是自己和北約的最大敵人,因此也不贊成提高北約軍費對付俄羅斯。在德國人眼裡,北約的敵人是恐怖組織,因此反恐是歐洲和北約第一要務。但德國這種想法與美國背道而馳、南轅北轍。特朗普不是不想在其他國家駐軍,但不再想當佔領軍而變換角色為僱傭軍,給錢就派兵保護你,如波蘭,就積極邀請美國介入來保護自己免遭俄羅斯的「侵略」。比如,在特朗普的要求下,美國可能會將多餘兵力轉移到波蘭或其他願意掏錢的歐洲國家,但波蘭的基礎設施完全不如德國,完全撤軍不符合美國的全球利益,就算特朗普想這麼做,美國國會和軍方未必會同意。
英國程序脫歐後,法國和德國成為歐盟中重要的兩架馬車,可法國的日子不好過,馬克龍萬丈雄心壯志也難以施展,而德國在歐盟的重要性再次凸顯,可默克爾在德國也遭遇到了寒冬,一方面是默克爾領導的執政黨難以完全掌控局面,導致德國極右翼勢力抬頭,另一方面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面臨難民難題和恐怖襲擊問題不斷,但北約對此又無能為力,德國很不情願在北約上繼續投資而沒有任何收益。一旦美國宣布從德國撤軍,德國內部還是持歡迎態度,無論是比較民粹的右翼勢力把美軍當作佔領軍,還是中左勢力都把美軍當作是政治和經濟包袱,尤其是特朗普如同在菜市場買菜一般漫天要價,讓不少昔日的盟國不再把美國當救世主,畢竟沒有哪個國家會侵略自己,至於波羅的海國家、中東歐國家也都是異想天開會被俄羅斯侵略。因此,如果美軍果真從德國撤軍,甚至有美國威脅把戰術核武器從德國撤走,並可以考慮搬到波蘭去。德國對此都會是樂見其成,其他不少西歐國家也會步德國後塵希望美國撤軍。但美國或許會打錯算盤,那就是波蘭等中東歐國家承受不起作為美軍前沿軍事基地,缺乏足夠的資金和物質保障能力,包括把核武器部署在波蘭也會招致俄羅斯的強烈報復,這才是類似波蘭這些國家引火燒身的不明智舉措。
「冷戰」結束很多年了,德國等這些之前深受其害的國家希望儘快卸下「冷戰」的鐵馬甲,但有些國家卻迫不及待要穿上這些過時的東西,只能給本國帶來無窮的危害。
如今,特朗普正在積極籌備G11,希望更多國家一起來華盛頓聊聊建立反華聯盟的大事情,但德國對此沒興趣,因為歐洲的未來不能靠「選邊站」,加入任何一方反對另一方都是自討苦吃,「冷戰」的教訓還少嗎。這一點,馬克龍也心知肚明,再說了,中國和德國的基本共識也多於與美國的共識,與中國的合作相對簡單易行,彼此尊重利益,這才是多贏的好事情。因此,美國人要想撤軍就撤吧,最好撤得乾乾淨淨,這才符合德國的利益。但鐵打的白宮,流水的總統,換一個總統就會有新的想法,到底要全球戰略還是要逆全球化,下一任總統不得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