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芷淵: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危機應對成關鍵
一周前的周末晚,一名男子坐地鐵不適被送院,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那竟是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的開端……
如果七月是分水嶺,七月前,香港的防疫成績可謂在全球國際城市中名列前茅;但七月過後,香港疫情突然反彈,一周內確診個案激增逾二百宗,本地個案佔了近七成。
危機管理有三大階段:事前預防堵截、事發處理應對、事後善後解決。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如何加強信息披露,及時增強溝通,盡量降低突發事件帶來的威脅與損失,考驗著執行方的危機管理能力。
「寬待」輸入,防疫漏洞
香港和內地通關時間一再延長,一個月,又一個月。然而,香港在嚴防內地的同時,卻一度「寬待」海外輸入。
除了航班可在香港轉機,早前部分機場抵港人士可回家等候檢測結果,而包括機組人員、船員、公職人員及學術專家等九類人士更可豁免強制檢疫。他們只需戴口罩和每天量體溫,就可正常在社區自由活動,既毋須做病毒檢測,也不用隔離。雖然政府日前已重新加強檢疫檢測措施,但為時已晚,早期留下的防疫大漏洞,令病毒流入社區,造成隱形傳播。
家居檢疫也有很大問題。受檢疫者即便與家人共用廁所,居住環境擁擠,其同住家人仍可自由進出。一旦受檢疫者帶病毒並傳染同住家人,家人便容易把病毒帶進社區。
另一方面,早前逐步放寬的本地防疫措施,令這波疫情蔓延速度遠超想像。
雖說香港人防疫意識較高,疫情之初已幾乎全城戴口罩,但隨著抗疫時間越來越長,近期不少人都表示對疫情消息感到麻木。隨著餐廳和娛樂場所早前相繼放寬人流限制,有專家更形容香港出現「防疫疲勞」跡象,加速病毒傳播。
香港早期防疫工作好,是因為這座城市如置身溫室之中,在全面通關前,只要控制好本地疫情,情況就看似可控。遺憾的是,新冠病毒是充滿不確定性和未知之數的新病毒,一旦病毒變種,殺傷力超乎想像。
針對這波疫情,香港已錯失事前堵截漏洞的良機,接下來要看的就是事發處理應對能力。
當機立斷,嚴防堵截
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本地個案連日以倍數飆升,但很多政策措施似乎仍後知後覺,令人揪心。
以香港書展為例,每年過百萬人次進場,是出版業界、文化界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參展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時間資源籌備展覽,甚至工人已開始搭建參展攤位,大量書刊、攤位用料等都運送到會展,貿發局這才宣佈書展延期,原定書展期間舉行的論壇、講座、新書發佈會等活動都要取消。而「官宣」之時,距離書展開幕僅剩下不到48小時,一眾參展商書商紛紛直言:徬徨、無奈、被動。
書展本身就有別於其他展覽,除了有大量人群聚集,還涉及讀者翻閱書籍等大量手部接觸,防疫工作有一定難度。本地疫情上周已開始爆發,抗疫專家在多個場合紛紛建議書展延期,教育局也宣佈了中小學周一起停課,為何主辦方不能當機立斷提早宣佈活動延期,好讓參展商書商等能有更充足時間準備應對,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早前已有餐廳主動休業兩周防疫,口罩搶購潮一度再現,部分學校和企業也提出自發彈性上班制。直到13日,香港創下有疫情以來單日最多本地個案新高:52宗確診個案中,41宗為本地個案,當中更有20宗源頭不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限聚令再收緊到最多四人聚集、餐廳傍晚六時到凌晨五時不設堂食、關閉健身室等12類高危場所、強制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必須配戴口罩等措施。
用專家的話說:這一波疫情已有點失控。僅靠政府採取的「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圍堵政策已經不足夠,必須在這基礎下增強本地「疫區」控制,大量增加檢測量及加大個案追蹤監察控制力度,及時堵截漏網之魚,找出社區中遊走的隱形病人。
在疫情危機發生的當下,當局切忌優柔寡斷,患得患失,只有斬釘截鐵、當機立斷採取必要措施,才能化險為夷。
疫情「常態化」,經濟防疫須取平衡
受到疫情肆虐,各行各業都備受影響,失業率上升,結業潮乍現,各地聯繫中斷,經濟發展下滑,跨境家庭團聚遙遙無期,很多人生活陷入困境。
假如可以預測疫情何時結束,哪怕三個月、半年、一年,業界還能做估算,咬緊牙關撐過去;但現實是,在有效疫苗未研發出來之前,疫情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甚至已變成我們的「新常態」。如何與病毒「共存」,是所有人類都要做好的準備。
當局目前首要任務,當然是儘快遏止這一波疫情;但接下來,政府更應考慮如何在防疫與保經濟間取得平衡。
一刀切防疫措施固然較容易制定,但這只是在疫情爆發之時不得已而為之的非常手段;長期而言,一個城市要向前發展,必須在新常態下探索新突破,謀取新出路。例如,借鑑鄰近地區做得好的抗疫經驗,並與疫情受控的城市、例如大灣區建立防疫抗疫合作機制,為未來逐步通關重新啟航做好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肆虐全球的硬仗,更是全人類的一場持久戰。香港有幸捱過了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第三波正處於風口浪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福」,是「禍」,當局的危機應對能力,是關鍵。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