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內循環等於閉關鎖國?
「30年前我到中國時,民眾對外國人既好奇又熱情。這樣的氛圍已經沒有了,今年甚至有一些時候我覺得自己很不受歡迎。」
上周訪問幾名在中國工作多年的外資企業高管時,其中一人談到疫情發生以來他在中國遭遇的窘境。例如,出行時因為是外國人而被單獨盤問,拜訪地方官員前甚至被要求做核酸檢測,哪怕他這半年來都待在中國境內,而且還持有綠色健康碼。
但比起個人遭遇,這名高管更擔心的是,近來頻頻見諸新聞的「內循環」,預示着中國將進一步與世界脫鉤。已在中國深耕多年的外企,以及打算開拓中國市場的外國創業者都可能受到波及。由於中國至今沒有為外國人入境限制「鬆綁」,再加上中國和歐美國家關係日趨緊張,一些外國業者索性放棄在華業務。
他感嘆:「中國無疑還有巨大發展潛力,但如果這個市場不再與外界相連,在華外企是不是也要被迫與世隔絕?」
這也是「內循環」概念提出以來,外界的主要顧慮之一。甚至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若轉向內循環,就是變相的閉關鎖國。
內循環的全稱是「國內大循環」,更完整的表述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概念在今年5月的全國兩會(人大、政協年會)首次提出時,並未引發太多討論,僅被視為應對外需不足的權宜之計。不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後兩次在不同場合重申這一概念,當7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又一次提出「內循環」時,輿論已經將其解讀為中國下半年經濟政策乃至下一個五年計劃的新主線。
內循環的問世,和當下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密不可分。中美關係急轉直下,華為和位元組跳動等中資企業在海外屢屢碰壁;冠病疫情對全球貿易的打擊,也讓中國出口行業面對空前壓力;人民幣至今高度依賴美元,也讓中國被迫承擔美元不斷貶值帶來的後果。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的話來說,壯大「內循環」能幫助中國抵禦全球亂局下的外部衝擊,實現「受惠於外而不受制於外」。
事實上,中國的出行、快遞和電子商務等新經濟行業,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內循環增長模式,在境內既有完善的供應鏈,也有龐大的消費群,並在全國各地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有效帶動經濟增長。中資企業在這些領域優勢明顯,外國競爭者多數難成氣候,甚至早早就被擠出市場。
不過,多數領域顯然還不具備構建內循環的條件,依然在供需鏈上兩頭受制。以科技等高端產業鏈為例,一邊原材料和關鍵技術受人所控,另一邊國內市場還沒有能力消化這些產品,仍需依靠出口打開銷路。多年來依靠外向型經濟形成的居民高儲蓄、低消費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現象,也導致國內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有限,難以打通內需循環。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政府在提出轉向內循環的同時,也在繼續扶持外貿與吸引外資。除了全面開放金融市場和打造海南自貿港等硬件工程,中國商務部上月也透露,正在抓緊制定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以保住勞動力密集的外貿企業和中小微公司,助推中國經濟加速回暖。
一些分析指出,中國當前的狀況和20世紀初的美國有不少相似之處。美國在經歷大蕭條之後,通過降低貧富差距和推動科技商業化,用幾十年時間培育了龐大的中產消費群體和穩健的本土產業鏈,從外循環過渡到以內循環為主的增長模式,奠定了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牢固底盤。
依照這個思路,中國下來也會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在國內構建一個從自主研發到獨立生產,再由內部消化的閉環經濟鏈。美國在科技和金融等方面的封堵,更倒逼中國加快自立更生步伐,減少對外界的依賴。
一些在華外企就反映,受雇於中資企業的外國僱員更容易申請到入華簽證,從行業來看,法律和資訊等被視為「非必要」的行業,在申請簽證時更為困難。有企業代表擔心,隨着中國轉向內循環,特定行業外企的在華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甚至最終被中國企業完全取代。
短期來看,中國不可能主動放棄外循環,仍會通過開放合作帶動經濟發展。但隨着中美在資本和科技等領域的割裂日益擴大,部分產業中長期脫鉤不可避免。把內循環等同於「閉關鎖國」,無疑是言過其實的判斷,但未來中國向世界敞開的是一扇大門還是一條窄縫,仍是未知數。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