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福建開放四十年-回望小記
(一)市場經濟
一九九二秋,中共十四大召開,這是鄧公南巡後召開的中共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代表大會,大會在政治報告中重點闡述確定中國開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告別計劃經濟體制。
大會開幕式後,在人民大會堂休息大廳,遇上剛上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賈慶林,八十年代他就認識我,向我招手,微笑很高興,看到我胸前記者牌,小李,你也來了,怎麼跑去香港當記者了。我問他,中國要搞市場經濟了,海外港台特別關注,今天確定個時間採訪您行嗎,他說,好啊,問秘書唐維克,下午有時間嗎,唐說,下午代表討論,賈省長說,晚上還有會,那10:30打電話到京西賓館我房間採訪吧。晚上如約進行了採訪,連夜加班寫下一稿,次日在我當年服務的香港經濟日報一版重要位置刋登,海外反應很好。這篇稿及時,是大陸省長中最早表態支持發展市場經濟的省份。
二十多年過去,中國市場經濟迅猛發展,轉眼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令人感慨萬端。
(二)鄉愁
一九七二年,故鄉寧化城內唐朝一座千年古塔要拆,上頭說因戰備需要,縣城三座古塔全要拆,防台灣蔣幫以作飛機轟炸目標。那時還是初中生,學校組織揀塔磚到中學建豬圈,肩挑大竹萁,前後一頭一塊刻有唐開元幾年製磚頭,重得彎腰都挑不動,扁擔都要彎。
一九八二年,家鄉城內唯一青石板古大街要拆,建新馬路,家中三進古宅前院臨街,後院臨江,外有店面內有天井,江邊吊腳樓上二樓,自小讀書及臥室就在此。當年縣委書記頭腦一發熱,要求一個月古街全拆,大戶給安置費二千餘元人民幣,叫你去城郊山上建新房。那時省城工作,年末回鄉,老父告之,古宅已蕩然無存,才知縣委書記下令拆了古街,百姓對他罵聲不絕。
一九九二年,北京前門西四條,趁赴京採訪,看望外公叔父、東京時孫中山同學、已故辛亥革命老人劉春海後人,清末春海公為主出錢,買下土地,建下好一座大院汀州會館,讓汀屬八縣客家子弟赴京有落腳之處,聽親戚告之,此地即將被拆,整個前門一塊寶地,港商、台商虎視眈眈,急思改造,建新商業街,趁在未拆除的汀州會館石礅前,趕緊拍了個照留念,在會館四合院,與親戚吃了晚餐,夜深離去,戀戀不捨,抬頭月朗星稀,耳邊傳過一陣清脆鴿哨聲。
二零零二年,曾生活十餘年的福州,到當年單位分配宿舍在東街口鬧市周邊轉轉,臨近就是南後街,三坊七巷,那些地方才是真正的民俗福州,港商李XX來了,已吃掉三坊七巷一角,還想整個吞掉建豪宅區,還好京城古建築專家趕來,福州有識之士及故宮博物院單院長聯合向當年省領導,當今大領導積極獻言,南後街拆了,但保住了三坊七巷,阻止了對福州城大規模浩劫性破壞。
記下這四十年中僅四年的片片記憶,像是蒙太奇鏡頭畫面,腦海中揮之不去,看到的其實還有更多,不再多述。想表達一個願望,城市建設要美麗,不能醜陋,鄉村建設要美麗,也不能醜陋。這些年有些地方明顯走了彎路,既浪費了錢,又毀了文化。走了一城又一城,完全分不清誰是誰,城市缺少了原有獨特文化風貌,缺少了城市性格。
城市鄉村都在變,希望變得更好,讓人找得到回家的路,留得下美麗的鄉愁。宣傳上的「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未必是好事,為了GDP,整天亂挖亂拆亂建,到處煙塵滾滾,腳下沒有一條可走的踏實的平路,幸福感並未提昇。
還是喜歡山川秀麗,天高雲淡,鳥語花香,四處郁郁蔥蔥,有清新的空氣,沒有污染的江河。城市有文化底藴,歷史有傳承,人民有尊嚴的安祥的生活。
(三)我與武夷
巍巍武夷山,是我心中的山,我心靈的故鄉,也是精神的根據地。近四十年,每隔幾年,總想找空閒進山住幾天,像看望老友一般。每次走進這秀甲東南的青山綠水,很簡單,漫無目的,就是喜歡到處看看那滿眼綠色,就是喜歡到處走走,在叢叢樹林中深深呼吸,清新空氣中帶著大自然特有香味,沁人心脾。
黃崗山、大竹嵐、九曲溪、玉女峰,都留下足跡,百看不厭,百游不累。熟悉這𥚃的深山老林,參天古樹,大片茶山,野生動物,珍稀花草,婉延伸進雲𥚃霧裡的羊腸小徑,名聞天下的大紅袍,還有農舍,田園,老人與村姑。紅男綠女,黑瓦白牆,炊煙裊裊,芳草萋萋。
八十年代初,剛做記者不久,青春年少,衝勁十足,來武夷山採訪,那時山中全是原始未開發狀態,住在武夷山管理局,只有兩個木板床床位的「招待所」,天天清晨登天游峰當健身,我是大王去巡山,走了一峰又一峰,回到省城寫下報導,建議此地可盡快開發旅遊。如今,多年建設,武夷山已成為名震世界的國家級風景區,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當年曾走到幔亭峰下一個古村落,採訪一位個子不到一米五的自稱「矮胡」的胡姓農民,他在山腳下開了個「矮胡飯店」,個小瘦弱,農活幹不過人家,但生性靈活聰明,肯動腦,率先搞起旅遊,自家房子拿二層樓當飯店,有十來間可住宿,價錢公道,他會廚藝,做的農家菜特別好吃,還會點醫術,客人有點小病痛,他找點草藥免費給客人治。他是閩省農村第一個辦個體旅館農民,農村觀光旅遊鼻祖。
縣裡領導對他幹這些吃不準,說他農民不務正業,搞資本主義,總是打壓他,還要他改店名,不能叫「矮胡」,稱有影射當年一位中央領導嫌疑。我採訪調查後,覺得他路子是走得對,沒有甚麼做錯,是農村致富榜樣,立馬寫了報道挺他。「矮胡」事跡一經傳開,時任省委書記項南特地前來看他,叫他「矮胡飯店」名稱不必改,說人家中央領導才不會那麼小氣,還請來新華社社長穆青到他店裡做客,給他手書「矮胡飯店」招牌,穆青特意贈他書法「矮胡不矮,藝高膽大」八個大字。之後,四面八方遊客更是慕名而來,胡老板很快發了財,被選上省政協委員。
四年前,老人八十歲時,來武夷,特意去看他,他特別高興,告訴我,農家小飯店已成知名大飯店,交給了孫子管理。他平常沒事扛個鋤頭進山,四處尋覓挖草藥,研究開發做藥丹,老妻走後,娶了個年輕太太為伴,心情快活,只希望延年益壽。這次來武夷,一到酒店,相熟朋友告之,很可惜,他已去世兩年了。
(四)心中南普陀
8月8日,觀音菩薩成道日,陪重要客人訪南普陀,遊畢,寺院陪同的辦公室主任法旺師傅給每人一隨喜香包,回家拆了,一看盒內空空,當晚即電法旺,他大為驚訝,再三抱歉。9日快递二香包,說好事逢雙,希望送來吉祥。沒想到10日又快递來銅製精美燃香盒,兩個寺院特制香茗杯。古寺新風,令人感佩,小小差池不要緊,但他們體會客人的心情感受,重視細節的處理,禮物雖小,給人予善良,給人予美好。
與南普陀結緣是三十多年前,1983年,在省報任對外開放宣傳記者,當年閩省剛開放,從省城坐10個小時班車來廈調研旅遊資源,南普陀在海內外名聲大,特在寺廟住下,大麻條石砌成的石頭小房住了兩周,隔壁房是北大高材生出身的大方丈妙湛法師,天天晨鐘暮鼓,聽妙湛大師講經弘法,講寺廟歷史與這座城市的淵源,介紹南普陀在海外華僑心中地位,還有名聞遐爾的南普陀素菜。當時寫下文章刋登福建日報、人民日報。
客居香港三十年,心中總還惦記這座千年古剎。此次重訪,留下一個美麗故事。佛光普照,慧光無邊,平安喜樂,吉祥永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