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以香港人抗疫的自私 7成疫苗接種如何實現?
第四波疫情斷斷續續,高者每日約百宗新感染,低者約6、70宗。過去幾波爆發的一個共通點,是疫情在到達百宗的高位時,就沒有再出現幾何級的上升,當中反映收緊社交距離確實對控制疫情發揮到一定效果,阻止了疫情在爆發後再出現幾何式增長。但問題是在「抗疫一招」之下,可以遏止疫情幾何級爆發,但卻不可能令確診數字持續處於低位,更遑論「清零」,導致疫情至今依然反反覆覆,沒完沒了。
特區政府一直拒絕採取更重手的措施,包括強制檢測、強制追蹤、強制隔離,當中既是可能出於畏難,沒有破釜沈舟的決心,也可能是認為現時的「抗疫一招」已經足以控制疫情,以拖待變,寄希望於疫苗。現在既然疫苗很快就可以輸港,首先對高危群組進行接種,之後逐步推展到大多數市民,從而遏止疫情擴散。這樣,再做一次可能引發爭議的強制檢測並沒有必要,這也是政務官一向「少做少錯」的思維。
政府寄希望於疫苗沒有問題,全世界除了中國之外,相信都將抗疫希望寄託在疫苗身上。但問題是政府連強制檢測都不能或不敢推動,為什麼認為可以推動大多數市民進行接種?根據外國醫學統計,疫苗接種率達七成才可形成群體免疫效果。以香港750萬人,7成的接種率即是525萬人,但特首林鄭月娥已表明,政府目標2021年內大部分香港人可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並不是所有人完成接種,政府不會強制性接種。這樣,特區政府即是希望在自願的情況下有525萬人接種,這有可能嗎?
有報章社評日前提到:「相比其他疫情嚴峻地區,港人的表現和耐力堪稱優異,肯守紀律,也願意犧牲個人享受及出入自由來配合抗疫。」香港人的公民質素真的這麼高嗎?恐怕香港人聽了也會面紅。早前特區政府推出大規模自願檢測計劃,大力鼓勵市民參與,報名方便檢測快捷,但最終也僅有170萬人參與,共發現了32名患者;至於用來追蹤染者行跡的「安心出行」程序,也僅超過27萬次下載,有使用者恐怕更是萬中無一。
參與檢測既是保障自己也是保障社區,但大多數「肯守紀律,也願意犧牲個人享受及出入自由」的市民就是不做,這是公民質素的體現嗎?恰恰相反,在這場抗疫戰中,不少香港人顯示出的不是無私參與,配合抗疫,而是個人主義、自私、罔顧大局,不願為抗疫犧牲哪怕是一點的自由和權利。跳舞群組、唱歌群組的大爆發;有感染者故意隱瞞行跡,阻礙當局追蹤;有病徵者拒絕檢測;有確診者公然逃走;有醫護臨陣罷工;有醫生為了自身利益一直抵制檢測,這是什麼「公民質素」?
戴個口罩保護自己人人樂做,但要港人犧牲一點方便,拔一毛以利天下卻不願為,這樣在自願之下,政府憑什麼認為會有500多萬人參與接種?花了這麼大力氣買來的疫苗,如果只有小部分市民接種,甚至連一些醫生護士也抗拒,又如何形成保護網?
香港當前的問題不單在於抗疫疲勞,更在於抗疫上的自私。所以,任何自願、選擇性的抗疫措施,都不可能得到大多數市民的參與,這是客觀的事實。固然,強制全民接種可能不易做到,但政府必須通過政策上的「半強制」令大多數市民接種,包括接種後才可以通過健康碼入境內地,以至出外旅遊,拒絕接種者由於潛藏較大風險,不容許他們出境在道理不是說不過去。
至於政府的僱員、一些接觸大批市民的工種,如醫護界、食肆、護老院、運輸界、學界等,這些職業都應該強制接種,否則就不能上班,以免威脅市民安危。這些「半強制」的措施當然會引起爭議,但卻是確保大多數市民接種的必要之舉。如果單靠市民的自律、單靠勸諭有效,香港抗疫會搞到今日田地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