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從「全國一盤棋」看香港抗疫

2020-12-21
吳幼珉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12-21 at 10.22.56.jpeg

百年未見大變局中,百年未見之大規模流行病肆虐全球,也加速了世界格局的變化。

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中國率先發現病毒。當時人類對那病毒知之甚少,中國多地經濟停擺,與多國往來受阻。

重視生命、相信科學,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回應。

鄧小平說過:「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於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動員全國抗疫,中國迅速控制疫情,及後經濟恢復增長。

香港防疫比許多歐美國家做得好,卻犯難「清零」。蹉跎數月,香港與內地和澳門相比,表現差強人意。第四波疫情來襲,市民不知此波疫情何時結束,更不知會否有下一波疫情,失望之餘也不妨作如下反思:

一、難以凝聚共識,仍需合理決策。

疫苗面世前,「清零」需進行全民和入境檢測,隔離和醫治病患。

管控疫情後,就業和消費才能恢復正常;與內地恢復人員往來後,經濟也會復甦。

社會對全民檢測和推行健康碼有不同看法,反對派不願看到政府有效施政和經濟復甦,更不願本地與內地正常通關。

未能有效管控疫情,只能等待接種疫苗。不少疫苗從內地運港,某些反對派人士必然造謠抹黑,而政府又不能說「反對者無需接種疫苗」,估計香港還會有紛亂。

客觀存在的分裂讓社會難以取得共識,政府仍應合理決策防疫,讓社會福祉最大化。

二、防疫考驗管治能力。

實施防疫措施有礙經濟運行,也限制居民自由;在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防疫每每受到反對;東、西方青年在這方面表現的差異尤其明顯。

把流行病看作是對勞動力汰強留弱的「工具」,特朗普認爲窮人缺醫反映其失敗人生。背離科學,他反對發展公共衞生,忽視防疫乃疫情經濟主要矛盾;美國成爲世界最糟糕防疫的國家之一。

特朗普鼓吹的那一套迎合一部分西方人的心理。違背科學的抗疫模式作爲環境因素,對西方社會抗疫產生消極影響。

個人通過政府或其他組織提供的信息,推理和判斷,爲獲獎賞或免懲罰,採取與政府或組織一致行爲或態度,叫做服從。

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內地許多地方並沒有強制居民佩戴口罩,更沒有罰款一說;居民卻普遍使用口罩。

那樣的服從並非畏於懲罰,也非盲從,反映公眾着眼長遠、認同個體和集體利益一致;那些也是東北亞文化的特點。

不應把低效抗疫與民主自由混爲一談。例如,工黨執政的新西蘭防疫效益比其他「五眼聯盟」國家好;民主黨上台後,美國疫情或許也能緩解。顯然,防疫績效的確反映了政府管治能力。

三、自信的中國。

西方不懷好意的預言家期望落空,新冠肺炎沒成爲中國的「切爾諾貝爾」。

在短短幾個月,中國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研發防治方案;扭轉了國際博弈中的波動局面。

疫情令內地居民對政府信任度大幅上升,中國社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的自信。

耳聽八方,多數港人能客觀認識問題。香港控制疫情比西方好,本地家長叫在外國工作或讀書的孩子假期回港避疫;也有港人北上避疫。

「早發現、 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使內地有效控制疫情;疫情「清零」和防止輸入病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借鑒內地,港人對政府的抗疫期待比較高;香港也應該參考和學習在內地被證明成功了的抗疫經驗。

四、客觀看待香港。

受生產力、工作強度、勞動力供求、物價水平和匯率等因素影響,香港人均收入比內地高;內地經濟則比香港發展得快。

隨着內地教育水平提高,一些港人與內地同輩相比,容易覺得自己工資比別人高,競爭力卻平平。

因此,港人與內地人交往,容易不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抑或排斥競爭。

香港與內地公務員都通過考試入職;比同僚優秀的人才能獲得晉升機會。

李光耀曾鼓勵新加坡年青人加入政府團隊,他拿新加坡與中國相比,說中國年青人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層層考驗中脫穎而出,才可能成爲領導者。內地的確只有少數人才可能成爲市、省委書記等。

當代中國不斷向西方學習,包括國家管治經驗;西方則花大力氣圍堵中國,較少吸取中國的經驗。

香港有制度優勢;近年的社會動亂則削弱了那優勢。內地有學習香港的經驗,香港也需要向內地學習。而抗疫不能「清零」並非資本主義優勢的體現,香港應該反思。

五、需要有一個全局觀。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高度自治特別行政區,中央政府負責本地國防、外交、國家安全等關乎國家整體利益的大事。

不論是反對派、建制派或體制內都曾有一些「非分之想」:

反對派想奪權,中央以實施《國安法》作爲回應。

香港有土地,卻沒有足夠可供發展的土地供應。有人提議在珠海離島填海供香港使用,本地發展商提出他們的業務投資或「分紅」願景;中央對此沒有回應。

未「清零」,香港想與內地通關;中央至今沒有正面回應。

人們做買賣時常說「晤試晤知道」。而以上三個案例說明中央支持香港,卻是有底線的。

政策規劃或目標設定時,同理心與考慮可行性不可缺。制定抗疫等一系列經濟民生政策,香港應有「全國一盤棋」觀念,要有一個全局觀,香港利益應符合國家整體利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