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無忌:聽天由命,還是事在人為?
香港的疫情問題,持續而不見根本的好轉。曠日持久,港人大抵已有一種麻木的感覺。疫情好不了,疫苗似乎也靠不住。有人感嘆,一切聽天由命吧。
不過,以我的親身感受,「聽天由命」的想法要不得,一切還是要「事在人為」。最近三個月,我經歷了兩次截然不同的隔離生活,確實有點話想說。一次是從內地去香港,另一次是從香港回內地。兩相對照,天差地別,似乎頗有點說服力。哲人說過,經歷的,才是真實的。
新年來臨之際,筆者從香港返回內地,再次展開隔離生活。
11月初,我從上海抵達香港。
香港機場對遊客的檢測工作,基本是嚴格的,值得肯定。也跟我想像的差不太多,因此有充足的思想準備。經過大約七個小時的機場檢測程序,當我走出機場的那一刻起,心裡則開始不淡定了。遊客走出機場,便沒人管了,似乎一切都靠自覺,那個戴在腕上的電子手環(這個手環要在抵達隔離酒店的房間後才開始啟用)也是沒用處的。我在猶豫,是坐的士呢,還是坐地鐵。後來想想,還是為他人安全着想,選擇了的士。
四十分鐘之後,我到了位於上環的一家酒店。這是香港政府指定名錄中的隔離酒店。事先,我在上海預訂了14天的房間。然而,抵達酒店的那一刻,我再次不淡定了。這家酒店,不僅接待我這樣的隔離客人,也同時接待其他的普通客人。也就是說,兩者是混住的,沒有特別嚴格的區分。一路上,與的士司機,以及香港的朋友聊天,才知道更可怕的事兒。香港的入境海員,以及機組人員,管理更加鬆懈。他們可以自由活動,回酒店或者回行返家。我還聽說,在香港有家的居民,返港之後還可以自行回家,自我居家隔離。主要靠電子手環監測行蹤。當然,香港的法律也是嚴厲的,違法者可以監禁或者罰款。
我住的酒店,因為是混業的。管理似乎並不嚴格。他們不提供一日三餐,可以叫外賣,或者叫朋友親人送。我聽說,還有不少的酒店,竟然可以接待其他的訪客,類似的事情,也不斷被媒體曝光。我在隔離的那段時光,香港每天仍有10個左右的感染病例。因此,一日三餐的問題,非常頭痛。如果叫外賣,感覺有大的漏洞。有時候,我也胡思亂想,萬一送進來的東西,也被感染呢?那可就是中大彩了。因此,14日隔離,始終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香港的疫情,直到第四波大爆發,香港政府才姍姍來遲,不得已收緊隔離的措施,要求入港人員進行14天的集中酒店隔離。可是,一切都太遲了。我以為,第四波的疫情,無疑同入境管理和隔離措施鬆懈有關。
新年來臨之際,我又從香港返回內地。從香港至內地,現在有三個途徑。一是航空,從香港飛北京或者上海。二是經深圳灣口岸到深圳。三是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我選擇了港珠澳大橋的路線。理由之一,旅客相對較少。
我事先從網上預約了香港到珠海的巴士票,這一點很重要。據說票是蠻緊張的。這個巴士線,每天有六班,限坐40人。同時,旅客必須提前一天,到香港政府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廣東省現有規定,旅客的核酸報告必須24小時內有效,方可入境。如果有人在這一環節上不慎出錯,那麼他既不可以入境,還需要原路返回,同時再接受香港的14天酒店集中隔離。
從抵達珠海的那一刻起,我似乎進入了一個全封閉的轉運空間。海關查驗核酸報告,然後再進行第一次核酸檢測。入關後進入轉運區等待。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登記每個人的身份,然後進行酒店的分配。大約二個小時之後,我們被分門別類地引導到轉運的車輛之中,有大巴也有中巴,也有小車,根據轉運人數和不同的酒店。我坐的車,前坐司機,同乘客也是隔斷的,用塑料薄膜封閉。抵達酒店,下車後要進行全身消毒,包括手提的行李。然後登記酒店入駐,並一律收走了個人的身份旅行證件(或許是怕人逃跑)。隔離酒店規定,一切東西,只可以進,不可以出。你可以叫外賣,但要求統一放在前台,需經過20分鐘時間左右的消毒流程。
進入酒店之後,再次進行了一次核酸檢測。之後的第五天以及第十二天,還需要進行核酸檢測。檢測都是鼻咽拭子的方法。這一點,同香港截然不同。香港採用的方式,是你自己採樣,自行包裝,然後請朋友自行送到相關的檢測機構去。珠海的隔離酒店,每天兩次,上午和下午,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我在香港隔離14天,並無人來測量體溫,也沒有收到過任何查詢的電話。每天兩次,珠海酒店的工作人員還會在走道內消毒,並取走每個人的生活垃圾。
說實話,我在珠海酒店隔離的14天,幾乎就是一個夢幻的世界,從沒有見過一個「真實的人」。所有的人,都包裹在厚厚的防護服中,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真實的人」,只能在電視中看到。隔離生活快結束的時候,工作人員又送來一張表格,要求填寫每個人離開酒店後的去向。要填詳盡的聯繫方式,今後去什麼地方,坐什麼交通工具,具體到日期和航班車次。這是要防止今後可能的感染,避免出現查不到的源頭。香港的不明源頭的病例為什麼居高不下,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
兩次隔離生活的對比,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可以經過努力來達到目的,我們不能也不該聽天由命、麻木不仁。或許,港人對內地的做法,出於各種原因而不以為然。但是,我們想想香港的前途,想想人命關天,格局和眼光,才能大一點。古人說,從善如流。內地可行的經驗和好的做法,港人是不是也可以借鑒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