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防疫措施越嚴越好?

2021-01-18
 
AAA

cn11.jpg

隨着1月以來冠病疫情出現反彈,中國一些地方的防疫措施不斷加碼,給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帶來嚴重影響。

黑龍江省肇東市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昨天宣布,自1月17日5時起,所有乘火車入肇人員,統一到體育館進行核酸檢測後,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立即離肇。陸路卡口一律不得入肇,如以其他方式入肇者,一律集中隔離,費用自理。

同時,肇東市小區居民每人每三天可憑證出行1次購買生活必需品;農村群眾不能出院門,更不能串門,每三天可在屯內出行1次購買生活必需品。除藥店、食雜店、果蔬店、糧油店、超市、農貿市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場所營業外,飯店禁止堂食,其他經營類場所一律暫停營業。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也規定,凡是進入肇州人員,即使來自低風險或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都一律實行21天集中隔離、七天居家隔離的措施,費用自理。

河北省南宮市前天發佈「最嚴厲的封控措施」:南宮全市所有社區、小區、家屬院及居村人員一律不許流動,所有居民居家隔離;所有有工作任務的人員一律在單位吃住,嚴禁返家。對於違反以上規定且不聽勸阻的,採取行政拘留措施,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放眼中國各地,這幾天採取類似嚴厲封控措施的地方並不少見。此前,不僅疫情反彈明顯的河北省,就連疫情反彈不明顯的遼寧瀋陽、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山西晉中等多個地方政府,都宣布當地進入「戰時狀態」,似乎只有在第一時間「宣戰」,才能顯示政府「高度重視」防疫工作。

「戰時狀態」的嚴控措施,在去年年初武漢市疫情泛濫之際收到過巨大成效。當時武漢市和湖北省疫情來勢洶洶,好幾萬人被感染,加上當時人們對2019冠病疫情了解甚少,當局以「戰時狀態」應對疫情,並不為過。

與當時的武漢相比,肇東市、肇州縣等地並不是這輪疫情反彈的重點地區,當地政府一上來就採取如此嚴厲的封控措施,看似雷厲風行,實則給當地的生產秩序和民眾正常生活造成衝擊,有形式主義或濫用職權之嫌。

當地負責人當然不認為自己是形式主義或濫用職權。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在疫情之前就採取嚴厲防控措施,展示了他們堅決防控疫情的態度和手段;假如今後當地真的出現疫情,自己也足以應付上級的問責。至於這些措施將給民眾正常生活帶來多少不便,影響多少人的就業和飯碗,都沒有展示這種「防患於未然」的負責態度重要。

也有一些人認為,防控疫情的措施越嚴越好,比如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的人員無差別實行21天集中隔離、七天居家隔離,不過就是一部分人有些不便,卻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這似乎有些「站着說話不腰疼」了。在春節臨近,人員流動密集的當下,每個縣市都有許多在外地的「打工者」返鄉,21天集中隔離基本要耗掉這些返鄉者一年的假期;加上還要自費,他們辛苦掙來的錢又要被攤薄一大塊。這種「不便」無論落到誰的頭上,都是很大的負擔和痛苦,何況要承受這些痛苦的人不在少數。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不顧客觀實際,隨意採取「戰時狀態」的防疫措施,更像是一種「拍腦袋」式的武斷決策。在決策者眼裡,既然是「戰時」,他們自然不用受法律法規的約束,也不用顧及輿論的監督。這不僅是權力的任性和霸道,也是貌似負責、其實為了卸責的懶政行為。那些正常生活和出行受到嚴重影響的民眾,成了權力任性和官員懶政的犧牲品。

對於地方政府濫用「戰時狀態」,中國主流官媒也發聲指責。新華社下屬的新華每日電訊發表評論說,一些地方用「戰時狀態」表述,是想表現出一種積極抗疫的姿態。但是,疫情防控的決心大不大、手段靈不靈,無關口號,關鍵靠實幹。這些天,有的地方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火車站、機場防疫卻漏洞百出;有的地方已有群眾議論,覺得「戰時狀態」跟平時似乎沒有什麼區別。

按照中國法規,官方可以宣布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但決定權在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由國家主席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或戰爭狀態。

由此看來,一些地方政府發佈「戰時狀態」升級防控措施,其實於法無據,反映了這些地方主官法治意識淡薄、權力過大且缺乏監督的現實,難免讓人質疑他們依法執政的能力。不受制約的權力,不僅不利於防控疫情,更有損政府形象。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歷經三年的反覆折騰,冠病疫情留給了中國很多教訓。這些教訓既包括如何及時準確地研判疫情,建立有效的防控體系,更包括及時調整防疫措施,減少公眾對疫情的盲目恐懼,盡量避免過度防疫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于澤遠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