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民困難解或威脅香港穩定
圖1 香港社交媒體對近五年財政預算案話題關注度及希望、失望情緒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最新數據顯示,因新冠疫情衝擊,香港失業率升至7.2%達到2004年以來高位,就業不足率升至4%創下SARS後的高位。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由於香港經濟低迷,不少市民的焦慮失望情緒持續升高,而港府上月底公佈的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則被認為惠民不足卻反向「加辣」。港人期待在本地政治秩序全面恢復後,政府提高施政水平、拿出更多實際舉措紓解民困,否則民生問題將成為威脅香港穩定的風險源。
2021年財政預算案的社交媒體關注度較2020年大幅降低,仍位居五年來第二高,說明疫情衝擊下港人相當關注政府在財稅領域能否提出惠民新舉措(如圖1)。然而,香港社交媒體對今年財政預算案的希望情緒小幅下跌,失望情緒大幅上升,各方面指標均顯示出今年的財政預算評價偏低。
回顧近五年香港各界對財政預算案的反應,總體上評價取態較為保守,被形容是「小修小補」、缺乏新意。相較於去年財政預算案因推出「全民派錢一萬」反應最為強烈,儘管今年港府繼續推出五千元電子消費券派發計劃,港人關注度和正面情緒明顯較冷淡,反映出各界認為面對疫情重創後欲振乏力的嚴峻經濟情勢,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亮點不多、令人失望。
圖2 香港社交媒體有關2021年財政預算案主要輿情熱點總關註度與單位熱度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在各項有關2021財政預算案的話題中,派發五千元電子消費券最令港人關注,佔整體預算案相關輿情的近三分之一,而負面情緒也僅次於受到政治操作影響的國安撥款話題(如圖3)。與此同時,政府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不僅未如預期放水刺激,反而逆市「減甜」「加辣」,多項減稅政策收緊又上調多項稅費,就連民間呼聲極大的失業救濟也變成了失業貸款,都令民眾大感失望甚至憤怒。中產人士痛批減稅收緊、上調私家車相關稅費是拿中產「開刀」,用中產填補赤字;打工仔及失業人士則炮轟政府不在危急時刻向民眾伸出援手,反而鼓勵本來就經濟脆弱的人士去借錢。不少人擔心即使申請到貸款,若經濟短期內難以轉圜屆時又該如何償還,直斥政府此舉簡直是倒行逆施。
圖4 2020年2月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有關派錢議題關注度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3 香港社交媒體有關電子消費券主要輿情熱點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繼去年預算案公佈全民派錢之後,民眾對於政府繼續派錢的期望一直十分強烈。結合圖3港人對電子消費券的不同關注側重點可知,政府最終選擇以電子消費券的形式派發且金額低於民眾預期,令不少港人希望轉失望。而電子券不僅需分期派發,且派發時間至少要延至半年以後,更令原本就對政府長期抗疫不力感到不滿的民眾怒火中燒。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原本希望用電子消費券刺激消費的初衷,反而淹沒在民眾的怨言和聲討之中,反映香港社會對「派糖」亦產生一廂情願、予取予求的情緒。如圖4所示,自從去年派錢之後,要求政府再次派錢的呼聲不僅一直存在,且部分程度上也淪為政治口號,致使政府財政預算案陷入了「派錢捱罵、不派錢捱更多罵」的輿論怪圈。
我們認為,香港失業率繼續飆高、經濟復甦乏力、惠民政策不彰,市民對港府財經政策的失望加深,並非不可理解。香港目前迎來了政治穩定的良好局面,但如果今年民生之苦仍未有效緩解,經濟這頭「灰犀牛」必將加速帶來危害,勿謂言之不預!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