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健康出發》濕寒春天最傷肝 打好基礎防夏病

2021-03-29
李灼珊
香港註冊中醫師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3-18 at 11.17.41 (1).jpeg

雖然偶爾還有點冬末寒流,本港總算還是迎來了春天。而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的使用,持續年多的疫情也漸見春天了。在中醫來說,春天代表生機、新希望,但春天陽氣升發,卻氣候寒濕,所以人體最容易在陽氣升發的空隙中受寒濕侵襲,引致傷肝,必須小心。

在中醫的概念中,四季是循環不息的,每個季節的養生都息息相關,在春天做好養生,不單當下可減少患病,亦有助於預防夏天時患病。而春天養生防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適應大自然環境的事,不要違反自然」。

中醫典籍《黄帝內經》有這樣的描述:「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際此春天,身體需要吸收,補充,生長;我們可以晚一些睡,早一些起床,並且起床後要多做運動,例如散步、慢跑、練氣功、做體操等都適合,太劇烈反而不宜。此外,早上要多吸收植物的氧氣,即到戶外、公園最好。疫情漸緩,大家都可多點在早晨到戶外去。

此外,根據中醫的《五行學說》,春天這季節對應的臟腑是肝。中醫認為,肝的健康和情緒息息相關,所以心情一定要舒暢開朗。春天的飲食方面,盡量不要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因為生冷寒涼食物會傷人體陽氣。春天多濕多風,容易有風濕病痛,要多食溫補陽氣的中藥,例如杜仲、狗脊、巴戟、白朮、當歸等。

總括來說,季節性的養生,應當順應宇宙間春天陽氣生發的定律,萬萬不可違反,要是在春天違背這個原則,就會傷肝,到了夏天就容易得到寒性的疾病。相反,只要在春天做好養生打好基礎,注意飲食、運動、心情開朗,供給夏季生長的物質就會足夠,盛夏時自然少病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