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助理教授熊衛雁博士
現時關於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會如何影響教育及就業市場的討論愈演愈烈,討論大致可分為對未來是樂觀或悲觀。然而,很多學者或教育家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多數都是懷着一個未來的視角,認為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時代,或者以它們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還沒有完全地到來,它們最終會造成的影響是好是壞還有待定奪。
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技術早已在深刻影響人們各方面的生活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其中顯著的表現之一便是當前網絡上社交、娛樂、購物等平台背後的推薦算法。這些平台及應用程式能夠不斷學習研究你的日常行為,然後給你推薦最為適合你的選擇,像是一首音樂、一部電影或是一家餐館。人工智能及自動化作為技術本身並沒有害,而是背後使用這些技術的人和公司,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讓這些技術走往「剝削」個人數據的方向,
從而更加容易積累財富。很多時候某個平台或應用程式給你所謂的推薦,或許是這個公司想讓你看到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技術正在潛移默化中改造着人們的行為模式和思考方式。在智能手機和算法流行的時代,信息碎片化讓人們愈來愈失去耐心和專注度。同時很多的研究也表明,智能手機和網絡時代讓人們愈來愈抑鬱與焦慮。這些現象是值得社會,特別是教育家的關注。當我們不斷討論着應該教授學生什麼樣的技能,才能在人工智能及自動化的時代活得更好的時候,我們或許應該將視角調整到當下,怎樣讓我們的學生正確地認識到智能手機與網路平台背後的技術及算法,以及怎樣更好地使用這些技術而避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為此,我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教育應該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與提升內在的自己,並且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外部世界相互交流,而不是在外部世界的技術洪流中被淹沒。這種以人為本的教育,需要擺脫在新自由主義和市場化的潮流中對成功的簡單化定義,僅僅以職業地位及收入高低作為成功的標準,從而將人工具化。同時,人本教育在當前時代中的重要性還體現於不同專業,特別是STEM專業的學生來說,以人為本的理念能夠讓他們在未來創造新的技術時能夠時時警惕,避免對人本身造成的各種傷害。
嶺南大學的博雅教育一直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的時代中,博雅教育愈發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已經被很多研究所強調。博雅教育所推崇的技能,例如人際交流、同理心和終身學習等都被視作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時代重要的技能。然而,面對當前的智能手機與網路時代,博雅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在關注傳統人本教育及人文學科的同時,需要教授學生如何在這個時代更好地與外部世界和技術相處,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與自己相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